躍然紙上意思是活躍地呈現在紙上。形容文學作品敘述描寫真實生動。
躍然紙上,漢語成語,拼音是yuè rán zhǐ shàng,出處是薛雪《壹瓢詩話》三三:“如此體會,則詩神詩旨,躍然紙上。”。示例是雖然像通不通似的,但是對於抗日救國的熱烈和對於我們被捕的義憤,也已躍然紙上。(鄒韜奮《經歷同情和厚意》)。
正音:躍;不能讀作“yào”。
辨形:躍;不能寫作“越”或“耀”。
近義: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繪影繪神。
反義:刻鵠類鶩、畫虎類犬。
用法:含褒義。多用來表示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具體形象;可以表示作者的感情、風格等。壹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後補式。
躍然紙上例句:
1、只看他拿起筆畫了幾下,壹匹馬活靈活現躍然紙上,畫技已臻爐火純青之境。
2、調皮的神態,躍然紙上。
3、不知重畫了多少次,想方設法讓心目中的妹妹形象躍然紙上。
4、駱老正在練習書法,書案上,壹幅的大字躍然紙上,非常具有氣勢。
5、他想都不想壹匹馬躍然紙上。
6、故事盤縈在腦海裏很久,如今寫下,讓那些曾經在夢中鮮活跳動的角色躍然紙上,讓能感動到自己的情節也能感動到妳們。
7、她在給他的信中,盡言相思之苦,夢魂傾倒,躍然紙上。
8、演說底稿,均辭令得體,文采為久治文書者所不及,作者以誠接物、人情練達之作風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