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請問猜謎語是看到謎底寫的是粉底格,請問什麽意思?

請問猜謎語是看到謎底寫的是粉底格,請問什麽意思?

中國燈謎謎格

謎格也稱謎律,就是在某些謎語制謎和猜謎的時候,必須遵守的各種特殊格式。不是所

有的謎語都要用“格”,但凡是用格的謎語就得按各種格的規定來猜,否則就無法猜中。謎

格在清朝中期逐漸興起,到晚清,根據各種謎書來考查,謎格實不下數十上百個。至今有的

謎格已被淘汰,但也有的在新的基礎上得到了發展。仍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常用的迷格有:

解鈴格 解鈴格來自“解鈴還須系鈴人”這句成語。明代瞿汝稷編的《指月錄》裏有

段記載:有個法眼大師問眾和尚:“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鈴,誰能解下來?”泰欽禪師回答:

“原來系鈴的人能解下來。”解鈴格是它的借義。古代是用圈讀的方法來處理四聲的變化和

改讀本音的。凡是改讀字的本音,就要在字的右上方用朱筆圈上紅圈,好像鈴鐺,壹看就知

道應該改讀他音,這叫做圈讀。解鈴格就是把應圈讀的字,故意取消圈讀,仍讀本音。還有

壹種不讀本音而故意圈讀即改變四聲的,叫系鈴格。如:

勞動競賽 (打壹古人名)

謎底是“比幹”,“幹”字讀平聲gān;與謎面扣令的“幹”字應圈讀為去聲gān

皓首格 李陵與蘇武詩有壹句“皓首以為期”,皓首是年老發白之意。所以謎底的首

字是白字,叫皓首格,也叫白頭格,素冠格,冠玉格,謎底的前兩個字都是白字叫雙皓首。

如:

廢品 (射水滸人名壹)

謎底是“吳用”,首字是白字,應是“無用”。

素心格 陶潛《移居詩》有壹句“聞多素心人”,素心是心地潔白之意,所以謎底中

間的字是白字叫素心格,也叫玉帶格、玉腰格。謎底必須是三個以上的單數詞。如:

分外眼紅 (打壹京劇名)

謎底是“壹箭仇”,中間“箭”字是白字,應是“壹見仇”,與“分外眼紅”相扣。

粉底格 謎底最末壹個字是白字。如:

垂釣 (打壹數學名詞)

謎底是“等於”,末壹字“於”是白字,應為“魚”。

梨花格 岑參在《白雪歌》裏寫道:“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梨花格

就是借用了這詩意,謎底全是白字。如:

不容易濕 (打壹歷史朝代名)

謎底“南朝”,是“難潮”的諧音。

丹心格 阮籍詩:“丹心失恩澤”,丹心謂忠正之心。所心謎底中間的是正字,余皆

白字的叫丹心格。如:

手拿泥鰍 (打壹外國地名)

謎底是“渥太華”。謎面意扣“握太滑”。

蝦須格 謎底的第壹個字左右分離為兩字,如:

欲言又止 (打壹詞匯)

謎底是“味道”。第壹個字“味”左右分離成口未二字。口未道即嘴沒說。

碎錦格 謎底每個字都拆開成兩字或三字。如:

眾口壹詞 (打壹郵電用物)

謎底是“信筒”。把信筒二字拆開讀成“人言個個同”與謎面相扣。

徐妃格《南史後妃傳》裏記有徐妃的壹段故事:她因為梁元帝蕭繹瞎了壹只眼睛,所以

每當元帝要進宮的時候,就半妝等候,元帝見了之後大怒而去。因此,謎底去掉每個字相同

的左或右偏旁,最後只剩下每個字的壹半,叫徐妃格。謎底每個字必須是相同的偏旁。如:

夜夢肥豬拱門 (打壹植物名)

謎底是“核桃”去掉半邊成為“亥兆”,亥是豬,夢乃預兆。

摘遍格 謎底每個字去掉上半截相同的部首,叫摘遍格。謎底每個字必須是相同部首

。如:

夏到三庚 (打中藥名壹)

謎底是“茯苓”。去掉相同的“艹”頭,便是伏令。

放踵格 謎底每個字棄下半截同旁部首字,叫放踵格。如:

十厘之積 (打名詞壹)

謎底是“忿懣”,棄下半截“心”字,成為“分滿”。

摩頂格 謎底刪去首字,不入謎意,叫摩頂格,或升冠格、落帽格。如:

花木蘭從軍記 (打壹書名)

謎底是“兒女英雄傳”。刪去第壹個字為“女英雄傳”與謎而相扣。

下樓格 把謎底的首字移作末字,叫下樓格。如:

長征 (打壹水滸人名)

謎底是“程萬裏”。把首字移作末字,意謂萬裏程。

秋千格 謎底必須兩個字,象打秋千壹樣從下往上倒過來讀。如:

米糧川 (打壹地理名)

謎底是“河谷”;倒讀是谷河,米糧扣谷,川扣河。

卷簾格 謎底限定三個字以上,象珠簾倒卷壹樣,謎底要從下而上倒過來讀。如:

甘露寺相親 (打壹電影演員名)

謎底是“中叔皇”,卷過來為“皇叔中”。

求凰格 謎面為上聯,謎底為下聯。要下聯即謎底的前面或後面加上“對、雙、比、

配、齊、合、偶、匹”等字詞,象鳳求凰壹樣成對成雙。如:

黃金 (打壹畫家名)

謎底是“齊白石”,“黃金”應對“白石”,再加壹個齊字。

此外還有紅豆格、集錦格、疊錦格、乙上格等用得較普遍的謎格。

傳統謎格雖然名目繁多,但它的體系還是清晰可辨的。主要不外字和句兩大方面:如諧

音白字,四聲變化,結構離合,對仗別解;如刪減字詞,顛倒語序,改變句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