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求關於戰爭的成語故事5個,寫出成語的情節

求關於戰爭的成語故事5個,寫出成語的情節

關於戰爭的成語故事:

草船借箭、草木皆兵、破釜沈舟、窮兵黷武、如火如荼、勢如破竹、堅壁清野、四面楚歌、退避三舍、壹敗塗地、兵荒馬亂、兵戎相見、朝秦暮楚、二卵棄幹城、烽火連年、化幹戈為玉帛、禍結兵連、揭竿而起、龍血玄黃、壹夫當關、枕戈寢甲、直搗黃龍。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壹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內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壹眼識破是壹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魯肅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二十條草船誘敵,終於“借”到了十萬余支箭。

退避三舍(拼音:tuì bì sān shè)是壹個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經過千辛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壹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妳若有壹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麽報答我呢?”?

重耳略加思索說:“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麽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

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麽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主持朝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壹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壹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裏,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拼音:sì miàn chǔ gē)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四面楚歌指四面八方皆響起楚地的山歌;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含貶義;在句中壹般作定語

成語故事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經過幾次激戰,最終韓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計策,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間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麽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麽多呢?”說著,心裏已喪失了鬥誌,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以酒解憂,在壹旁的人也非常難過。?

項羽說道:“不能在此四面楚歌之地等死啊!”便立刻騎上馬,率部下壯士八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圍,向南飛馳而逃。天快亮的時候,漢軍才發現項羽跑了,劉邦命令騎將灌嬰帶領五千騎兵去追趕。項羽渡過淮河,部下壯士能跟上的只剩下壹百多人了。不久,漢兵追上了他們,項羽自己估計不能逃脫了,又感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於江邊,劉邦獨攬天下

壹敗塗地(拼音:yī bài tú dì)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

“―敗塗地”原指―旦失敗就肝腦塗染遍地,形容慘敗;後用於潰敗的不可收拾。含貶義;在句中壹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成語故事

秦末,由於秦朝暴政,各地諸侯起義不斷,農民領袖陳勝在大澤鄉也發動了起義。這時,沛縣縣令見局勢不穩,看到很多官吏被起義的人民殺死,心裏恐慌,擔心自己的安全。當時蕭何、曹參在縣衙當官,他們建議把逃亡在外的劉邦召回來。縣令同意了,並派人去召請劉邦,可是當劉邦的人馬來到城下時,縣令又怕劉邦回來罷自己的官。因此,縣令變了卦,他不但下令關閉城門,不準劉邦進城,還打算殺掉出主意的蕭何、曹參等人。蕭何、曹參聽到消息後,就偷偷逃出城外,投奔劉邦,得到了劉邦的保護。?

劉邦打算攻下這座城,就叫人用白布寫了壹封信裹在箭上射進城裏,信上說各路抗秦的力量已經勢不可擋,號召百姓響應起義。城裏百姓果然齊心響應,殺死了縣令,打開城門迎接劉邦進城,並請他做縣令。

大家都推舉劉邦為縣令,劉邦卻推辭說:“如今天下大亂,各路紛紛起義,英雄豪傑壹起舉事,如果當縣令的人推舉不當,壹旦失敗,就要壹敗塗地,不可收拾。希望妳們另外推舉更合適的人吧。”雖然劉邦多次謙讓,最後還是擔任了縣令,被尊為“沛公”

直搗黃龍,漢語成語,拼音是zhí dǎo huáng lóng,意思是指搗毀敵人的巢穴。指殺敵取勝。出自《宋史·嶽飛傳》

成語典故

嶽飛向周同學習武藝,周同死後,每月都要為周同掃墓。他的父親勉勵他說:“如有機會為國效力,也應該這樣!”宣和四年,嶽飛應招入伍,由於驍勇善戰,從壹個普通士卒漸漸躍升為領袖。嶽飛對待部下很寬厚:士卒生病了,他親自給熬藥,戰死了負責養活家小,把朝廷給自己的犒賞壹律分給士卒。每有軍事行動前,都要召集將校商量,商定好了才行動,所以部隊突然遇到敵人,也不驚慌。但他的軍紀卻很嚴:壹次壹個士卒拿了老百姓的壹條麻繩綁馬鞍子,馬上被軍法處死了。有時部隊在路上過夜,老百姓開門要收留他們,沒有人敢進去。老百姓把他們稱作“嶽家軍”。

嶽家軍奮戰10余年,收復了大片失地。朱仙鎮會戰,大破金兀術,金人士氣盡喪,宋人銳氣高漲,被金國占領的人民也紛紛起來響應,收復中原指日可待。嶽飛高興地對部下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黃龍府,今吉林農安,當時是金國腹地)

“直搗黃龍”指將戰鬥進行到底。

(出自《宋史·列傳第壹百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