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直上fú yáo zhí shàng
[釋義]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壹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語出] 唐·李白《上李邕》詩:“大鵬壹日同風起;~九百裏。”
[辨形] 搖;不能寫作“遙”。
[近義] 青雲直上 平步青雲
[反義] 壹落千丈 急轉直下
[用法] 可用來形容職務、地位、事物或數字、數量迅速直線上升。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青雲直上”;都有“壹直快速上升”的意思;都能指職務、地位迅速上升。但~應用範圍廣;還能指其他事物飛快上升等。
[例句] 近年來;他官運亨通;~;如今已當上了局長。
[英譯] on the rapid rise
2. 象形字四字成語狂妄自大
kuáng wàng zì dà
[釋義] 狂妄:極端的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自以為了不起。
[語出] 《舊唐書·皇甫雞傳》:“執誼;叔文乘時多僻;而欲斡運六合;斟酌萬幾;……何狂妄之甚也。”
[正音] 妄;不能讀作“wǎnɡ”。
[辨形] 妄;大能寫作“忘”。
[近義] 驕傲自滿 得意忘形
[反義] 謙虛謹慎 彬彬有禮
[用法] 含貶義。多用於那些實際上沒有什麽本領和才能;卻以為了不起的人。壹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聯合式。
[例句] 他對詩只不過了解壹點皮毛;就這樣~;目中無人;真令人反感。
3. 象形字四字成語狂妄自大kuáng wàng zì dà[釋義] 狂妄:極端的自高自大。
狂妄傲慢;自以為了不起復。[語出] 《舊唐書·皇甫雞傳》:“執誼;叔文乘時多僻;而欲斡運制六合;斟酌萬幾;……何狂妄之甚也。”
[正音] 妄;不能讀作“wǎnɡ”。[辨形百] 妄;大能寫作“忘”。
[近義] 驕傲自度滿 得意忘形[反義] 謙虛謹慎 彬彬有禮[用法] 含貶義。多用於那些實際上沒有什麽本領知和才能;卻以為了不起的人。
壹般作謂語、賓語。[結構] 聯合式。
[例句] 他對道詩只不過了解壹點皮毛;就這樣~;目中無人;真令人反感。
4. 象形字成語首先象形字有如下: 丫 豐 烏 丹 冊 樂 了 丁 不 醜 丏 業 丙 乙 乞 也 主 八 勺 勿 匕 蔔 鹵 卣 刀 龜 兔 兒 兆 兕 兢 於 互 井 雲 亞 獸 幾 凡 卯 卵 冉 網 冏 力 出 函 人 倉 介 以 侯 入 升 午 克 亢 亥 交 亨 京 亭 又 反 若 蓑 彳 巢 川 大 夭 夫 奠 飛 幹 工 巨 巫 弓 弗 弟 己 已 彘 巾 帚 帶 帝 口 呂 向 周 黽 馬 門 它 宮 寅 女 山 屍 居 壺 才 巳 巴 土 堆 囟 舜 小 禺 禹 禽 弋 孑 子 孔 貝 焉 燕 長 車 歹 鬥 方 戈 戉 戶 火 斤 毛 木 未 朵 來 果 某 牛 氣 欠 犬 日 昔 易 星 曉 氏 手 水 永 泉 瓦 文 心 牙 爻 月 肩 朋 胃 能 爵 爪 白 皇 癸 登 瓜 禾 禿 秋 秫 龍 矛 皿 母 目 盾 眉 鳥 石 磬 矢 甲 田 畎 番 玄 率 穴 窗 用 甫 玉 臣 蜀 而 耳 缶 虎 臼 耒 糸 齊 肉 舍 西 要 行 羽 至 舟 竹 自 辰 豆 角 身 豕 象 辛 酉 齒 阜 魚 雨 雷 隹 革 鬼 韭 面 首 鬯 高 鬲 黃 鹿 鼎 鼠 頁 衣 羊。
5. 象形文字 成語栩栩如生,龜文鳥跡,杯水車薪,人才濟濟,昂首挺胸,畫蛇添足,百鳥朝鳳。
栩栩如生:xǔ xǔ rú shēng
釋義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壹樣。栩栩:生動活潑的樣子。生:活的。
語出:《發財秘訣》。
作者:吳趼人。
正音:栩不能讀作yǔ。
近義:呼之欲出 活靈活現。
反義:奄奄壹息 半死不活 死氣沈沈。
用法:用作褒義。多用來形容雕塑或文學藝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偏正式。
6. 象可以組成什麽四字成語包羅萬象包羅:包括;萬象:宇宙間的壹切景象,指各種事物。
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苞籠萬象苞:通“包”,包含;籠:收羅;象:形狀,樣子。
包含容納壹切。形容內容豐富,無所不包。
巴蛇吞象巴蛇:古代傳說中的大蛇。巴蛇吞吃大象。
比喻貪得無厭。拔犀擢象擢:提升。
比喻提拔才能出眾的人。超然象外以:用法等同“於”。
超脫於物象以外。指詩文的意境雄渾、超脫。
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超以象外以:用法等同“於”。
超脫於物象之外。形容詩文意境雄渾、超脫。
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渡河香象渡:橫渡江河。
大象過河,腳踏河底。形容評論文字精辟透徹。
得意忘象指只取其精神而無視其形式。狗口裏生不出象牙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
同“狗口裏吐不出象牙”。狗口裏吐不出象牙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
狗嘴裏吐不出象牙比喻壞人嘴裏說不出好話來。黃金鑄象鑄:鑄造。
用黃金鑄造人像。表示對某人的敬仰或紀念。
合眼摸象閉著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蠻箋象管蜀地生產的紙,以象牙為桿的毛筆。泛指精美的紙筆。
盲人摸象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盲人說象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群盲摸象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氣象萬千氣象:情景。
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氣象壹新形容出現嶄新的面貌,顯得很光彩。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壹樣。森羅萬象森:眾多;羅:羅列;萬象:宇宙間各種事物和現象。
指天地間紛紛羅列的各種各樣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
比喻貪欲極大。獅子搏象兔,皆用全力獅子不論與大象或是兔子搏鬥,都會用盡全力。
形容事情無論大小都認真對待,決不掉以輕心。太平無象指太平盛世並無壹定標誌。
後諷刺反動統治者粉飾升平。無可比象沒有什麽可與譬比。
萬象包羅萬象:宇宙間的壹切景象,指各種事物;包羅:包括。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
萬象澄澈澄、澈:水清。萬物都澄靜清澈。
形容月夜所有的景物澄靜而清澈。忘象得意忘記物象,得到真諦。
萬象更新萬象:宇宙間壹切景象;更:變更。事物或景象改換了樣子,出現了壹番新氣象。
萬象回春萬象:壹切景象。指各種事物都出現了生機。
萬象森羅指天地間紛紛羅列的各種各樣的景象。象齒焚身焚身:喪生。
象因為有珍貴的牙齒而遭到捕殺。比喻人因為有錢財而招禍。
象耕鳥耘傳說舜死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耘。後用以形容民俗古樸,有舜禹時代的遺風。
象簡烏紗象簡:象牙做的朝笏;烏紗:黑紗制成的官帽。手執象牙笏,頭戴烏紗帽。
指舊時大官的裝束。象煞有介事指裝模作樣,活像真有那麽壹回事似的。
香象渡河佛教用語。比喻悟道精深。
也形容評論文字精辟透徹。象形奪名奪:決定。
指依據事物形態特征決定它的名字。險象叠生祥見:險象環生險象環生危險的局面不斷產生。
香象絕流佛教用語。比喻悟道精深。
也形容評論文字精辟透徹。同“香象渡河”。
象牙之塔指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資產階級文藝家脫離社會現實的個人幻想的藝術境界。也比喻脫離現實生活的知識分子的小天地。
瞎子摸象比喻對事物壹知半解,不對全局作判斷。象箸玉杯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
形容生活奢侈。意出象外語言的真正用意沒有明白說出來,細細體會就知道。
形容文辭含蓄,意味深長。遺風余象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和法式。
遺風餘象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和法式。壹蛇吞象壹條蛇想吞吃壹條大象。
比喻人心不足,貪得無厭。鑄鼎象物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
原指禹收九州之金鑄九鼎並鑄上各種牲口的圖像。舊時用此稱頌君王有德。
眾盲摸象許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說象壹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說象壹堵墻,摸到象尾的說象壹條蛇,互相爭論不休。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眾人摸象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拽象拖犀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動犀牛。
形容勇力過人。朱衣象笏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見皇帝時拿的手板,用作記事。
身著紅袍,手執牙笏。形容儀態端莊肅敬。
7. 描寫形狀的四字成語博碩肥腯 博碩:形狀大;腯:音‘途’,肥壯。指六畜肥壯。
出處:《左傳·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途。’”
登高能賦 賦:寫作。登得高,看得遠,能夠描繪形狀,鋪陳事勢。指國家的有用人才。
出處:《詩經·鄘風·定之方中》:“終然允臧。”毛亨傳:“升高能賦……可以為大夫。”
鬼形怪狀 猶言奇形怪狀。指不同壹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狀。
出處:《禪真逸史》第二十回:“看看走近城邊,驀然城門開處,突出四個夜叉,生得鬼形怪狀,面目猙獰,種種奇異之像。”
河目海口 河目:形狀像河壹樣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長;海口:像大海壹樣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出處:《孔子家語·困誓》:“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獨立於東郭門外。或人謂子貢日:‘東門外有壹人焉,其長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孝經援神契》:“孔子海口含澤。”
鳩形鵠面 鳩形:斑鳩的形狀,腹部低陷,胸骨突出;鵠面:黃鵠的面色。形容身體消瘦,面容憔悴。
出處:《資治通鑒·梁紀·簡文帝大寶元年》:“死者蔽野,富室無食,皆鳥面鵠形。”
具體而微 具體:各部分已大體具備;微:微小。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模比較小些。
出處:《孟子·公孫醜上》:“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
龍馬精神 龍馬:古代傳說中形狀象龍的駿馬。比喻人精神旺盛。
出處:唐·李郢《上裴晉公》詩:“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
南箕北鬥 箕:星宿名,形狀象簸箕;鬥:星宿名,形狀象酒鬥。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用。
出處:《詩經·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
奇形怪狀 不同壹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狀。
出處:《晉書·溫嶠傳》:“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雲其下多怪物,嶠遂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
奇形異狀 奇異的形狀。亦作“奇形怪狀”。
千形萬狀 各式各樣的形狀。形容變化多。
日角龍顏 舊時相術家指額頭隆起為龍顏。稱之為為帝王的貴相。日角,額角中央部分隆起,形狀如日。
出處:《梁書·元帝紀》:“陛下日角龍顏之姿,表於徇齊之日;彤雲素氣之瑞,基於應物之初。”
三首六臂 神道的形狀。後比喻神通廣大,本領出眾。同“三頭六臂”。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六十三回:“子牙見對營門壹人,三首六臂,青面獠牙。”
三頭八臂 神道的形狀。後比喻神通廣大,本領出眾。同“三頭六臂”。
出處:《法苑珠林》卷九:“[修羅道者]體貌粗鄙,每懷瞋毒,棱層可畏,擁聳驚人,並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雲。”
勢合形離 勢:形狀;形:形體。形體各自獨立,結構完整不分。
出處: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桁梧復叠,勢合形離。”
殊形詭狀 猶言奇形怪狀。不同壹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狀。
殊形妙狀 殊:特異。形狀很特異奇妙。
隨方逐圓 ①指立身行事無定則。②根據物體的形狀、地形的高低等作出與之相適應的設計構造。
像形奪名 比擬其形狀,而訛易本名。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七回:“又有叫作甚麼綠荑的,還有甚麽丹椒、蘼蕪、風連,見於《蜀都賦》。如今年深歲改,人不能識,故皆象形奪名,漸漸的喚差了,也是有的。”
形枉影曲 東西的形狀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彎曲了。比喻有什麽原因就會有什麽結果。
出處:《列子·說符》:“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
遙遙相對 遠遠地對著。多形容兩樣事物的性質或形狀相類似,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