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表明“不聽別人意見”的成語有哪些?

表明“不聽別人意見”的成語有哪些?

表明“不聽別人意見”的成語有:充耳不聞、不聞不問、閉目塞聽、孤行壹意、堅執不從。

成語: 充耳不聞

拼音: chōng ěr bù wén

解釋: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聽。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

出處: 《詩經·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舉例造句: 這裏袁伯珍只裝作充耳不聞,壹面出了告示,按戶收起捐來。

拼音代碼: cebw

近義詞:?不聞不問、裝聾作啞

反義詞:?洗耳恭聽

成語: 不聞不問

拼音: bù wén bù wèn

解釋: 聞:聽。人家說的不聽,也不主動去問。形容對事情不關心。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七十六回:“也不想想朝廷家平空的丟了壹個太守,也就不聞不問,焉有是理。”

舉例造句: 大約這裏的環境,本非有利於病,而不能完全不聞不問,也是使病纏綿之道。?

拼音代碼: bwbw

近義詞:?漠不關心、置若罔聞

反義詞:?有求必應、滿腔熱忱、急人之急

成語: 閉目塞聽

拼音: bì mù sè tīng

解釋: 閉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聽。形容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

出處: 漢·王充《論衡·自紀》:“閉目塞聰,愛精自保。”

舉例造句: 壹個閉目塞聽、同客觀外界根本絕緣的人,是無所謂認識的。?

拼音代碼: bmst

近義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閉關自守

反義詞:?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成語: 孤行壹意

拼音: gū xíng yī yì

解釋: 壹意孤行。不聽勸告,全憑自己的意願行事。

出處: 清·錢謙益《父楫中議大夫加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制》:“孤行壹意,惟知砥節而首公;榰柱眾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舉例造句:?孤行壹意寧論命,盛氣誰言未可謀。

拼音代碼: gxyy

近義詞:?孤行己意、壹意孤行

成語: 堅執不從

拼音: jiān zhí bù cóng

解釋: 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出處: 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壹折:“小官勸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爭奈元帥堅執不從。”

舉例造句: 孔明苦勸數次,漢中王堅執不從。

拼音代碼: jzbc

近義詞:?固執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