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陽、 屈誌從俗、 食古不化、風雨端陽、粽葉飄香
成語解析:五月端陽
[ wǔ yuè duān yáng ]
即端午節。
屈誌從俗
[ qū zhì cóng sú ]
1、指抑制意願遷就世俗。2、屈原因誌投江。紀念他吃粽子。成為風俗習慣
食古不化
[ shí gǔ bù huà ]
指對所學的古代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於按現在的情況來運用,跟吃東西不消化壹樣。
端午節吃粽子,自古以來就有的風俗,壹直延續到現在而沒有改變。謎底頓讀為“食/古不化”
風雨端陽
[fēng yǔ duān yáng]
指端午節出現大風大雨。
粽葉飄香
[zòng yè piāo xiāng]
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又是壹年粽葉飄香時。
“端午節”來歷: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壹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1]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