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無為牛後是什麽意思

無為牛後是什麽意思

無為牛後的意思:寧可在小範圍裏為首自主,不願在大範圍中任人支配。

出自《戰國策·韓策壹》。又作“寧為雞口,毋為牛後”。(寧:寧願;牛後:牛的肛門。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後。)

成語資料:

1、成語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2、拼音nìngwéijīkǒu,wúwéiniúhòu。

3、釋義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後。

4、用法作細沖定語、分句;指人的處世。

5、結構復句式。

6、相近詞雞口牛後、寧為雞口,勿為牛後、寧為雞口,毋為牛後。

7、押韻詞水泄不漏、禮不親授、丟丟秀秀、軒裳華胄、戀新忘舊、明推暗就、得新忘舊、朽骨重肉、私相傳授、卵與石鬥。

成語出處:

蘇秦是為楚國遊說合縱抗秦而晉見韓昭侯的。他對韓昭侯說:“韓國有地方千裏,甲兵數民村十萬,天下的強弓勁弩都出自韓國。以韓國的強大和大王的賢明,還打算服從於秦國,自稱是其東部的藩屬,使國家蒙受著羞辱,被天下人所恥笑,沒有比這更為嚴重的了。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慮。如果大王歸順秦國,秦國壹定要求宜陽、成臯兩地。

今年答應了,明年又要求增加割地。給他吧,已沒有土地可給;不給吧,豈不是前功盡棄,以後還會受到它更大的侵害。大王的土地有限,秦國的貪欲沒有止境。以有限的土地,怎能滿足沒有止境的欲望。這就是所說的自己去買積怨和禍害呀。不經過爭戰人家就把土地割走了。我聽說有句俗話叫做: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口,決不做大而臭的曲派關羅命限短牛屁股。

現在大班乙王歸順秦國,這和做牛屁股有什麽不同呢?有大王的賢明,又有強大的軍隊,卻得到個牛肉位屁股的名聲,我實在替大王感到羞恥。”韓昭侯聽後萬分憤慨,振臂按劍,仰天長嘆道:“即使我死了,也不能飯圍歸順秦國。”蘇秦從韓國實際情況和切身厲害出發,終於說服了韓昭侯。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