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喧天
註音luó gǔ xuān tiān
解釋喧:聲音大。原指作戰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後多形容喜慶、歡樂的景象。
出處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四折:“早來到北邙前面,猛聽的鑼鼓喧天,那軍不到三千,擁出個將壹員,雄赳赳威風武藝顯。”
示例周庸祐壹壹回發,賞封五塊銀子,各人稱謝。少時,~,笙簫徹耳。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十二回
丹青不渝 題名: 丹青不渝
所屬朝代:三國時代
拼音:dān qīng bù yú
出處: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註:“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解釋: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繪畫中常用的兩種顏料,不易褪色。始終不渝,光明顯著。
相關人物:阮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