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日炎涼
[拼音]:biàn rì yán liáng
[釋義]:古代傳說中辯論太陽離地遠近的故事。後以之形容兒童的聰明早慧。
[出處]:《列子·湯問》:“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壹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壹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
辨若懸河
[拼音]:biàn ruò xuán hé
[釋義]:辨,通“辯”。猶言口若懸河。
[出處]:明·張居正《翰林院讀書說》:“吾見壹人焉,辨若懸河,藻若春工;含吐鄒枚,方駕陸謝。”
辨如懸河
[拼音]:biàn rú xuán hé
[釋義]:辨,通“辯”。猶言口若懸河。
[出處]:金·王若虛《後序》:“故士有讀書萬卷,辨如懸河,而不免為陋儒……唯其不合於大公至正之道故也。”
辨物居方
[拼音]:biàn wù jū fāng
[釋義]:辨別眾物的性質、條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
[出處]:《易·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孔穎達疏:“辨別眾物,各居其方,使皆得安其所。”
[例句]:辨物居方,生命中原本還有壹些比虛名更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