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獨樹壹幟
解釋:樹:立;幟:旗幟。單獨樹起壹面旗幟。比喻獨特新奇,自成壹家。
出自: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序》:“這時候,凡是要獨樹壹幟的,總打著憎惡‘庸俗’的幌子。”?
示例:蘇軾也擅長書法,他取法顏真卿,但能獨樹壹幟,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代四大家。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2、獨占鰲頭
解釋:鰲頭: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榜時狀元站此迎榜。科舉時代指點狀元。比喻占首位或第壹名。
出自: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殿前曾獻升平策,獨占鰲頭第壹名。”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3、獨斷專行?
解釋:行事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形容作風不民主。
出自:草明《乘風破浪》九:“她好像完全看不見他的顯著的成績,而成天提醒他不要驕傲,不要獨斷專行。”
示例:他平時不講民主,做事情常常是獨斷專行。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形容作風不民主
4、獨出機杼
解釋:獨:獨特,特別;機杼:織布機和織布梭,引申為織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題和構思獨特新穎,與眾不同。
出自:《北史·祖瑩傳》:“作文須自出機杼,或壹家風骨,何能***人同生活也。”
5、獨立自主
解釋:多指國家或政黨維護主權,不受別人的控制或支配。
出自: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無論處於怎樣復雜、嚴重、慘苦和環境,軍事指導者首先需要的是~地組織和使用自己的力量。”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