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
濫竽充數是壹則由寓言故事演化而來的成語,成語最早出自《韓非子·內儲說上》中的“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_王立。好壹壹聽之,處士逃。”
這句話的意思是:齊宣王喜歡音樂,尤其喜歡百人以上壹塊吹著給他聽。南郭先生知道了這件事情,假裝自己有才華,毛遂自薦的參與到了隊伍之中,拿著高薪不幹活,只是做做樣子。
沒有多久,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_王即位,和他爹有壹樣的愛好,但是不同的是,他喜歡聽個人的演奏。南郭先生用之前的方法已經不能再混下去了,只得自己放棄,偷偷的溜走了。
濫竽充數成語辨析。
濫竽充數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內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有時候也用來表示自謙,主要用作謂語、賓語、定語等。魚目混珠指用魚眼假冒珍珠,比喻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多含貶義的意思。在句中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濫竽充數”與“魚目混珠”雖都表示不好的混在好的當中,而且均有以假充真之意,但是“濫竽充數”還可以表示以次充好,不僅可以用於物還可以適用於人,除此之外也可用作自謙之意。而“魚目混珠”則壹般用於物,不表自謙。可通過此點對二者進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