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頂
tí hú guàn dǐng
[釋義]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語出]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語似醍醐灌頂。”
[近義] 茅塞頓開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例句] 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壹)
茅塞頓開
máo sè dùn kāi
[釋義]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開通了。形容原來心裏好像被茅草堵塞著;現在壹下開竅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語出] 明·吳承恩《西遊記》:“我身無力;我腹無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頓開。”
[正音] 塞;不能讀作“sài”。
[辨形] 茅;不能寫作“矛”。
[近義] 恍然大悟
[反義] 冥頑不靈
[用法] 多含褒義。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與“恍然大悟”有別;~壹般用於經別人點撥而猛然理解;“恍然大悟”則可用於經過自己學習思索而突然明白。
[例句] 聽君壹席話;令我~。
[英譯] suddenly see the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