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犬兔相爭成語故事_成語“犬兔相爭”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犬兔相爭成語故事_成語“犬兔相爭”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戰國時,齊宣王將要出兵攻打魏國,齊國上大夫淳於髡(kun)對齊宣王說:“韓國有壹只名叫盧的黑狗,是只有名的獵狗,它跑得特別快。有壹只狡兔,叫做車郭俊,是出名的狡兔。壹次,韓盧去追趕那只車郭遺,想捉住它。可是,它繞著山追了三圈,又翻山越嶺地追趕了五個來回,其結果是都精’疲力竭了。車郭這在前邊倒下了,韓盧在它的後面伸腿躺下了。狗兔都死在各自倒下的地方。這時,壹種田老人看到了它們,他毫不費力地得到了壹狗壹兔。現在,齊魏兩國互相攻伐,相持不下,雙方的將士都奔波勞累極了。而強大的秦國、楚國正在等待機會呢,就像那種田的老人壹樣,等我們兩敗俱傷時,也可不費力氣地坐享其成。”

齊宣王聽後,便下令停止了伐魏。

故事選自《戰國策·齊策》。故事記述齊國上大夫淳於髡講了個獵狗追兔,追了很久,都很疲累,結果是兔死狗亡,被田翁拾取的故事。以此勸止了齊宣王伐魏。後以“犬兔之爭”比喻徒勞無益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