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馬:套上四匹馬拉的車。
“君子壹言,駟馬難追”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壹句換說出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壹定要算數。
字詞註釋: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出處:《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鄧析子·轉辭》:“壹言而非,駟馬不能追;壹言而急,駟馬不能及。”
“君子壹言,駟馬難追”的典故:五代時期,石敬瑭起兵反唐被契丹王野律德光冊立為晉國兒皇帝。石敬瑭死後由兒子石重光繼位即出帝。944年,契丹進犯晉國,出帝率軍抵抗失敗,皇太後李氏寫降書請求皇帝阿翁放他們壹條生路,表示自己說過的話駟馬難追。
成語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壹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大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
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壹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壹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壹個微型的句子。成語又是壹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壹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