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如下:
1、救命稻草:原指溺水時的人哪怕是稻草、樹葉這樣不能救命的東西也想抓住,比喻危急時刻慌亂地采取無效的辦法。原意近似於漢語的“病急亂投醫”、“慌不擇路”。譯為漢語後,用法逐漸改變,現多指困境中的唯壹希望,且多用於貶義語境。
2、稻谷飄香:稻谷飄香,漢語成語,拼音是dào gǔ piāo xiāng ,意思是沒有去殼的稻的籽粒飄著香氣。
3、稻粱苦謀:本指禽鳥尋覓食物。杜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亦用作比喻人之謀求衣食和基本生活必須所必需的基本勞作,亦喻。為了糊口而已,而付出的辛苦!
相關信息:
稻(拼音:dào),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此字具體產生時間不詳,有人認為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上部是“米”;下部像裝稻米的筐形容器。後來變成形聲結構,從禾、舀聲。
“稻”本義為壹種壹年生草本植物,稻子實稱“稻谷”,去殼後就是“大米”,供食用。《周禮》中有“稻人”壹職,是專管植稻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