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成不變、壹字不易 、壹字不茍 、壹聲不吭、壹言不合。
1、壹成不變,讀音:yī chéng bù biàn。
釋義:成:形成。壹經形成,不再改變。泛指守舊不變或固守陳法。借以形容連壹點變化都沒有。
出處:《禮記·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壹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2、壹字不易 ,讀音:yī zì bú yì。
釋義:壹個字也不能更改。也用於指抄襲者壹字不改地照抄別人的文章。
出處:出自《新唐書·文藝傳中·孫逖》:"開元間,蘇颋、齊澣、蘇晉、賈曾、韓休、許景先及狄典詔誥,為代言最;而逖尤精密,張九齡視其草,欲易壹字,卒不能也。"
3、壹字不茍,讀音:yī zì bú gǒu?。
釋義:,形容寫文章不隨便下筆,每壹個字都要斟酌。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6卷:"子美改罷長吟,壹字不茍。"
4 、壹聲不吭,讀音:yǐ shēng bù kēng ?。
釋義:指壹直沈默不語,壹句話也沒有說。
出處:《軍神》第17自然段:“病人壹聲不吭,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墊單,手背上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5、壹言不合,讀音:yī yán bù hé。
釋義:壹句話說得不投合。
出處:唐·李頎《別梁锽》:"抗辭請刃誅部曲,作色論兵犯二帥。壹言不合龍頟侯,擊劍拂衣從此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