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àng dàng bù jī
解釋: 羈:約束。放縱任性,不加檢點,不受約束。
出處: 《晉書·王長文傳》:“少以才學知名,而放蕩不羈,州府辟命皆不就。”
舉例造句: 平時與壹班好朋友,只以詩酒娛心,或以山水縱目,放蕩不羈。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
拼音代碼: fdbj
近義詞: 放浪形骸
反義詞: 循規蹈矩、規行矩步
燈謎: 野渡無人舟自橫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不受約束
英文: wild oats
故事: 晉朝時期,王長文自幼刻苦好學,性格孤僻,放蕩不羈,從不把州府的征召放在眼裏。州裏召他為別駕,他偷偷地出走。他閉門不出潛心寫字,他著書四卷《通玄經》。晉武帝時四川天旱,官府開倉借糧,他借了很多無法償還而惹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