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總體很好,但仍有不夠完美的地方。
1、美中不足,漢語成語,指事物總體很好,但仍有不夠完美的地方。例句有“他是個迷人的小夥子,美中不足的是個子矮”。
2、該成語出自明代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破鏡重圓,離而復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報仇雪恨,尚為美中不足。”偏正式結構。作賓語、定語。是中性詞。
3、相關古文有《紅樓夢》五回:“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近義詞有不足之處?、白璧微瑕、壹無可取。反義詞有十全十美。
4、"美中不足"這個成語源自於《後漢書·公孫述傳》。故事發生在公元前33年,當時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公孫述是壹位有才華而且有德行的人,他被王莽任命為大司農。然而,盡管公孫述在農業管理方面有出色的成就,但他卻有壹個明顯的缺點。
美中不足典故來源:
1、故事中有壹次,當皇帝王莽問公孫述關於農作物的收成時,公孫述回答說:“我聽到田地裏的稻谷和菜蔬都在生長茂盛,只是還差了點粒粒飽滿的情況。”這句話意味著盡管作物生長良好,但並沒有達到完美的水平。
2、王莽對此感到非常不滿,因為他認為這句話暗含不滿和批評之意。他認為公孫述對自己的統治不滿,並用“美中不足”來形容公孫述的態度。從那時起,"美中不足"壹詞就成為描述事物差強人意或有所不滿的用語。
3、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在某些情況下,即使事物在大部分方面都很好,但仍然存在壹些不足之處。它也提醒我們要註意批評的方式和態度,避免給人留下負面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