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筆字成語

筆字成語

跟筆字有關的成語:

筆槍紙彈、筆墨紙硯、筆冢研穿、筆墨橫姿、筆老墨秀、筆翰如流、筆酣墨飽、筆歌墨舞、筆底龍蛇、筆底春風、筆底超生、筆墨之林、筆削褒貶、筆頭生花、筆走龍蛇、筆誅墨伐、筆下生花、筆下超生、筆大如椽、筆墨官司、筆耕硯田、筆飽墨酣、秉筆直書、筆掃千軍、筆伐口誅、持橐簪筆、春秋筆法 等。

筆:漢語常用字 ,“聿”是“筆”的本字,最早見於甲骨文,讀作bǐ,其本義為手握由竹管和獸毛制成的軟性書寫工具書寫,後引申指書寫、書畫作品、漢字的筆畫、文件數量等。

字源演變:筆,會意兼形聲字。“聿”是“筆”(繁體)的本字,聿的甲骨文(如圖)=(半個“竹”字,壹小截竹管)+(又,抓持)。

金文(如圖)承續甲骨文字形。筆,從竹從聿,聿亦聲,表示手持末端撮獸毛的竹管在寫字。持“竹”的會意字,表示筆字本義與聿有關且表音,筆與聿並物韻。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廣韻》:鄙密切。《韻會》:逼密切。《正韻》:壁吉切,並音必。《釋名》:筆,述也。述事而書之也。《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筆。註:蜀人呼筆為不律也。《說文》:楚謂之聿,吳人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古今註》:古之筆,不論以竹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卽謂之筆。秦吞六國,滅前代之美,故蒙恬得稱於時。蒙恬造筆,卽秦筆耳。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也。彤管赤漆耳,史官記事用之。《法書考》:虞世南雲:筆長不過六寸,眞壹,行二,草三,指實掌虛。《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註:筆,謂書具之屬。

又筆星。《釋名》:筆星,星氣有壹枝,未銳似筆也。

又花名。《楚辭》註:辛夷花初發如筆,北人呼為木筆。

又《集韻》:筆別切,音莂。山東謂筆。

又作〈?/尹〉。見《漢戚伯樊毅?》。

又《嚴欣?》作〈八/尹〉,見《舉要》。《集韻》或作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