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意思是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讀音:fēng shēng hè lì
出處: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譯文:壹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
造句:金融行業已經成為這場金融風暴首當其沖的受害者,曾經是人人稱羨,無數人打破腦袋想擠進去的熱門行業,如今會否已是風聲鶴唳,哀鴻遍野?
擴展資料:
近義詞:草木皆兵
讀音:cǎo mù jiē bīn
釋義: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譯文:苻堅登壽春城瞭望,看到晉兵布陣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上的草木,以為都是晉兵,顧對融說:“這些都是勁敵,怎麽能說少呢?“因而面露害怕的神色。
造句:若要讓自己強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風雨中歷練,有了真槍實彈,也就無畏荊棘密布。強裝的,終感覺是草木皆兵。嚇了自己,也苦了自己。最後只能像離開土地的草和離開大海的魚壹樣逐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