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肆言詈辱
成語:肆言詈辱
拼音:sì ?yán ?lì ?rǔ
簡拼:sylr
解釋:肆:任意妄為,放肆。詈:罵。辱:侮辱。毫無畏懼地侮辱謾罵。
出處:《南齊書?丘巨源傳》:“且邁遠置辭,無乃侵慢,民作符檄,肆言詈辱,放筆出手,即就齏粉。”
示例:每當入道場,輒引雞汁數杯,雲可以助聲氣,或得酬謝不滿怠,輒~。 宋·洪邁《夷堅丙誌·奉阇梨》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肆言詈辱 成語接龍
順接:辱人賤行 辱國喪師 辱國殃民 辱國殄民 辱身敗名 辱門敗戶
順接:包羞忍辱 城下之辱 含垢忍辱 含羞忍辱 進榮退辱 進退榮辱 舊榮新辱 胯下之辱
逆接:鮑魚之肆 徜徉恣肆 狡焉思肆 枯魚之肆 陸梁放肆 目動言肆 求馬唐肆 汪洋大肆
逆接:肆之市朝 肆口漫罵 肆口而食 肆奸植黨 肆應之才 肆意為虐 肆意妄為 肆意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