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昌珍同誌,1933年7月28日出生在琿春春化鄉,1951的2月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1954年1月加入中國***產黨,7月轉業到延邊工作,曾任縣委副書記、書記、副州長、州委副書記、州政協副主席等職,1998年3月退休。
羅永浩的故事——父親的影響
他從小喜歡看閑書,上課不聽講,還搗亂。閑書看多了,見識大增。讀小學的時候,他就已經能發現並指出老師的錯誤,以至於老師只要看到他舉手,心裏就發毛,後來幹脆裝作沒看見。
壹次,老師讓學生寫壹篇關於校園的作文。第二天,看到他的作文,老師氣得臉都綠了。別的同學都寫“五星紅旗飄揚在校園上空”,只有他寫“五星紅旗耷拉在校園上空”。老師朗讀了他的作文,當眾批評,說他又在嘩眾取寵。他站起來反駁:“老師,‘嘩眾取寵’這個成語您用錯了!”老師說:“妳給我坐下。”他說:“我說完就坐下。我的作文是交給您壹個人看的,怎麽能算嘩眾取寵?是誰把我的作文當眾念給五十多個人聽的,這才叫嘩眾取寵。”同學們哄堂大笑。老師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結果,他被老師拎進辦公室,教育了兩個小時。他被迫承認錯誤:“老師,我改。”老師大喜,這孩子終於知道錯了。他改道:“說來也怪,盡管校園裏沒有風,五星紅旗依然飄揚在校園上空。”老師壹聽,簡直氣瘋了,操起壹把笤帚,揍了他壹頓,然後使出殺手鐧:通知家長!
父親趕到學校,父子倆壹起被老師教育了壹番。回到家,他忐忑不安,向父親道歉:“都是我不好,把妳也連累了。”沒想到,父親笑了:“沒什麽了不起,不就是妳想說幾句實話,她不讓妳說嗎?”父親的寬容讓他喜出望外。原來,自己沒做錯。
不久之後,他上課偷看課外書,被老師發現,又通知家長。父親趕來,當著老師的面,大聲訓斥兒子:“妳為什麽不聽老師的話?上課看什麽閑書?”他戰戰兢兢地從書包裏掏出壹本書。父親接過來壹看,是《羅馬帝國衰亡史》,忍不住贊道:“這真是壹本好書啊。”老師覺得不對勁,提醒:“妳怎麽教育孩子的?”父親立馬改口:“那也不應該在課堂上看嘛。”他裝作低頭認錯的樣子,心裏忍不住偷笑。
父親始終站在他這邊,支持他多看書。即便是他被學校定義為無可救藥的學生時,父親也覺得這沒什麽要緊的,孩子只不過愛讀書,興趣不在課堂上而已。
這個男孩叫羅永浩。他沒上過壹天大學,連高中都沒畢業。這個老師眼中無可救藥的學生,後來成為著名的英語教師,創辦了牛博網,成為眾多年輕人追捧的偶像。
“幸好,我有壹個開明的父親。”每次談起父親,羅永浩總是心懷感激,反復提到“寬容”二字。沒有父親當年的“放任”,沒有如此自由寬松的成長空間,也許世上又多了壹個聽話的好孩子,少了壹個人才。他的自傳《我的奮鬥》被稱為“三十年來最誠懇的勵誌書”,原本是寫給涉世之初的年輕人,其實做父母的,也能從中得到啟示。
《聖經》裏說:“兒女都是上帝的孩子,我們只是代為撫養。”孩子不應該是上輩的續集,更不應該是父母的私有財產。我們今天為孩子所做的壹切,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他們將來不必再依靠我們,可以勇敢地獨立面對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