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蕩姓的姓氏淵源

蕩姓的姓氏淵源

源於***工氏,出自炎帝的後代***工氏湯明之後裔湯析羲,屬於避難改姓為氏。傳說,***工氏又名湯明,是炎帝的後代。***工氏是在神農氏以後,又壹個為發展農業生產而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關於他的傳說,幾乎全與水有關,最有名的故事是:***工怒觸不周山。壹說***工氏部落活動區域在今河南輝縣。***工氏是個治水世家。***工氏治水方法是把高地鏟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築堤防,用土堤來擋水。由於這種方法沒有疏通河流,提供宣泄洪水的途徑,所以洪水依然會漫流泛濫成災,所以***工的治水最後都遭到了失敗!***工氏和他的兒子後土都對農業很精通。他們專著於研究農業生產中的水利方面。在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況後,發現有的地方地勢太高,田地澆水很費力;有的地方地勢太低,容易被淹。為了改變這種不利於農業生產的情況,***工氏發明了築堤蓄水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把地勢高處的土運到低地上填高。認為窪地填高可以擴大耕種面積,高地去平,利於水利灌溉,對發展農業生產大有好處。 顓頊世系屬黃帝,因此***工氏與顓頊由於農業方面的不同觀點引發的帝位之爭,也便可算作炎黃之戰的繼續。顓頊不贊成***工氏在農業方面的做法。顓頊認為,他是部族中至高無上的權威,整個部族應當只聽從他壹個人的號令,***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張的。他以如果按照***工氏的做法實施會惹怒上天為由,反對***工氏實行他的計劃。於是,顓頊與***工氏之間發生了壹場十分激烈的鬥爭,表面上是對治土、治水的爭論,實際上是對部族領導權的爭奪。***工氏的力氣實際上要比顓頊大,但他卻不如顓頊有智謀。顓頊利用鬼神的說法,鼓動部落民眾,叫他們不要相信***工氏。當時的人對鬼神之事都極為相信,不少人都相信顓頊,認為***工氏壹平整土地,真的會觸怒鬼神,引來災難,因此顓頊得到了多數民眾的支持。雖然***工氏沒有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但他依然堅信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堅決不肯妥協。他決心不惜犧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業。他來到不周山(今昆侖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頂撞下來,來表示自己的堅強決心。***工氏駕起飛龍到半空,猛地壹下撞向不周山。壹聲巨響後,不周山被***工氏猛然壹撞,立即攔腰折斷,整個山體轟隆隆地崩塌下來。***工氏行為最後得到了人們的尊敬。在***工氏死後,人們都奉他為水師 (司水利之神)。他的兒子後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後土在上”,就指的是***工氏的兒子後土。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工屬炎帝壹裔。據史籍《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工。”宋朝的羅泌在《路史·後紀二》中註引《歸藏·啟筮》說:“***工人面蛇身朱發。”相傳***工為水神。史籍《左傳·昭公十七年》中記載:“***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史籍《管子·揆度》記載:“***工之王,水處什之七,陸處什之三,乘天勢以隘制夫下。” 史籍《淮南子·本經訓》記載:“舜之時,***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工神話最著者,為***工與顓頊之戰。史籍《淮南子·天文訓》中又說:“昔者***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顓頊是黃帝之裔,故此戰實為黃炎戰爭之繼續。此戰又或傳為***工與高辛、神農、祝融、女媧之爭。其他如禹逐***工,禹殺***工之臣相柳等傳說,由禹為黃帝系統人物,當亦系黃炎戰爭之余緒。祝融與***工之戰在史籍《史記·補三皇本記》中有記載:“諸侯有***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此戰或又傳說為顓頊,神農,女媧,高辛與***工之爭。蕩氏,就是是***工氏湯明之後,***工氏因自立為帝,被母後湯(儻)娥所殺,蕩(湯)析羲自此便離居避難。因為湯明的後裔在當時居無定所,四處遊蕩,而且為了躲避禍災,多藏於草蕩、沙蕩、海蕩、湖蕩之中,被時人蔑稱為“蕩民”,因而史稱曰:“蕩析離居,罔有定極。”並由此誕生了“蕩氏”。由這段歷史後,中國產生了許多以“蕩”為核的貶義詞組,諸如遊蕩、淪蕩、動蕩、佚蕩、跌蕩、浪蕩、放蕩、淫蕩、荒蕩、飄蕩、流蕩、晃蕩、空蕩、蕩產等,而在周王室的謚法中,“蕩”字被列為下謚,曰:“以此殲夷焉,用之小人焉。”

該支蕩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壹,與前、後世的湯氏同源同族,史稱蕩氏正宗,大多尊奉湯明為得姓始祖,正確讀音依然作tāng(ㄊㄤ)。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宋桓公之三子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周武王滅商,封紂王之庶兄微子啟於宋,以奉湯祀。至春秋宋國大臣蕩原,任司城,其子公孫壽不願繼父位,由其子蕩意諸繼任,後子孫去草頭稱湯氏。史學家童書業在《先秦歷史考》中闡述:“春秋列國的大世族,如周有周、召、單、劉、尹等氏;魯有仲(孟)、叔、季三家和臧、東門等氏;晉有欒、郤、狐、趙、韓、魏、知、中行、範、羊舌、祁、先、胥、伯等氏;齊有高(文公後)、國、崔、慶、欒、高(惠公後)、陳、鮑等氏;宋有華、樂、皇、魚、蕩、向等氏;衛有孫、寧、孔等氏;鄭有良、遊、國、罕、駟、印、豐等七穆之族;楚有鬥、成、蒍、屈等氏。此外秦和吳、越等國的世族,則不甚可考了。”

春秋時期,商宋有蕩邑(今河南睢縣),宋桓公禦說封其三子公子蕩於此,為蕩邑大夫。宋襄公即立拜其弟公子蕩為宋司城,史稱其為“司城蕩”。公子蕩文武全才,輔佐其兄宋襄公扶齊伐曹,兩會諸侯,稱霸天下,因而使蕩氏壹族揚眉吐氣。後世詞組中因而也有了蕩氣、蕩滌、蕩然、浩蕩、激蕩、蕩覆、掃蕩、搖蕩、沖蕩、震蕩、蕩平、蕩漾,成語中也產生了蕩然無存、襟懷坦蕩、浩浩蕩蕩、蕩氣回腸等等頌揚之詞。史籍《呂氏春秋》中稱勝兵為“蕩兵”,漢朝時期置“蕩寇將軍”,清朝時期道率府者名為“直蕩”。大文學家顧炎武曰:“古人以左右沖殺為蕩,陳其銳卒謂跳蕩,別帥謂之蕩主。”因此而知,在春秋時期,蕩氏已成為勇猛無比之師。公子蕩在宋楚決戰中,為營救宋襄公,獨闖敵陣,身倍數創而犧牲。公子蕩之子公子壽,因不肯陪伴昏君宋昭公左右而辭去司城官職,讓兒子蕩意諸襲世職。蕩意諸以祖父封邑為姓,是商宋蕩氏之始。

蕩意諸是春秋時期著名的賢者,因見宋昭公被弒,自刎而死。宋文公知蕩意諸賢,則封其弟蕩虺為大司馬。蕩虺之子蕩澤襲爵後,欲削弱公室,則乘宋***公逝世而宋國舉哀之時,殺死了太子肥而專國政。後來,蕩澤因沒有得到宋桓公家族魚氏、向氏、鱗氏的支持,勢單力孤,結果蕩氏被右師華元率國人剿滅,蕩澤被殺。蕩澤子侄余生者逃亡於楚國亳州,楚***王封蕩澤之子為蕩侯。公元前530年楚靈王拜蕩侯為楚軍元帥,率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圍攻徐國,楚靈王於亳州南幹溪督戰。公元前529年5月,楚國內亂,公子比自立為為楚王,楚靈王自殺。蕩侯急率圍徐楚軍回國,中途遇吳國之伏而當了俘虜,至此,蕩氏成為了吳國的奴隸。之後,蕩侯的子孫們為避內外之禍,便去掉“蕩”字的“草”字頭改為遠祖***工氏的湯姓,這在江蘇蘇州的《湯氏家譜》中有記載:“吾祖宋公子意諸,以祖封邑為蕩氏,其子孫因避禍,去草字頭為湯氏。”顯然,在由子姓專承的宋國,確實曾產生了壹支相當龐大的蕩氏家族,姓氏讀音依然作tāng(ㄊㄤ)。到了唐朝時期,蕩氏族人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廟號,有相當壹部分蕩氏族人皆改姓氏為陽氏。例如,當時吐蕃王朝的的大將蕩沒藏投降唐王朝之後,授歸義將軍,領四品管秩,他亦改稱“陽沒藏”,因為他本來就是蕩氏家族的後裔。其實在古代,湯(湯)氏、蕩(蕩)氏、陽(陽)氏,本就是同壹個姓氏,古人在華夏民族深層文化結構的理解和掌握上實在是非常聰明。

蕩氏壹族今已經成為罕見的姓氏,除在河南、河北、陜西、福建等省發現有少量幾戶蕩氏族人還頑強生存以外,其余的蕩氏族人均已回復成為湯氏的壹支。子姓蕩氏族人皆尊奉公子意諸為得姓始祖。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蕩水、蕩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蕩水,是壹條非常古老的河流,就是後世所稱的湯河,她孕育了千年古縣湯陰縣。湯陰縣,位於今黃河以北的河南省北部、京廣線西側,屬安陽市管轄。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正式建蕩陰縣,因縣城位於蕩水之陰即南岸而得名。蕩陰縣古稱“蕩原”,為古國名,因蕩水流經其國境得名,其實就是***工氏後裔蕩氏家族所居之國。到了唐朝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以其水微溫,遂改稱“蕩水”為“湯水”,並改蕩原為湯陰縣。

先秦時期,居於蕩水兩岸的住民中,即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蕩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殷墟蕩氏,或稱安陽蕩氏,姓氏讀音作shāng(ㄕㄤ)。該支蕩氏族人姓源繁復,不可壹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