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
拼音:rú lǚ bó bīng
理解:壹層冰下面壹條魚表示冰很薄,還能看見魚,壹個人在冰上走,故為如履薄冰。
成語解釋: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成語出處:《詩經?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成語簡拼:RLBB
成語用法:如履薄冰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事情的危機。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履,不能讀作“fù”;薄,不能讀作“báo”。
成語辨形:履,不能寫作“廈”。
成語辨析:如履薄冰和“小心翼翼”都有“小心謹慎”的意思。但如履薄冰多指走路時的謹慎。而“小心翼翼”的語義範圍比如履薄冰廣;可用於各方面。
近義詞:如臨深淵、膽戰心驚
反義詞:如履平地
成語例子:這任務關系著幾千人的身家性命,我們如履薄冰,哪容有絲毫的疏忽大意?
英語翻譯:as if treading on eggs
成語故事:東漢明帝皇後馬氏生性善良,深明大義,她十分喜歡賈妃所生的劉炟。劉炟繼位成漢章帝,尊馬氏為皇太後,多次提出加封馬氏的兄弟,馬後拒絕。而她的侄子馬豫抱怨沒得到更多的恩惠,楊終勸馬廖面臨深淵,腳踏薄冰,不能放縱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