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其形象形成過程中,曾海納百川的匯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到後來,這些怪異獸像在龍形象發展的同時糅合了龍的某壹種特征,形成了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說法。但龍之九子為何物,究竟誰排老大誰排老二,並沒有確切的記載。民間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不壹而同。
據說壹次明孝宗朱佑樘曾經心血來潮,問以博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後七拼八湊,拉出了壹張清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趴蝮(音八夏)、嘲風、睚眥(音牙自),、赑屃(音畢喜),、淑圖、螭吻(音吃吻),、蒲牢(pu,lao):、狻猊(音酸泥),、囚牛。不過在民間傳說中的龍子卻遠遠不止這幾個,狴犴、貔貅、饕餮(音滔帖),等等都被傳說是龍的兒子。其實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如果非要選出九子來的話,也應該選出其中在民間影響最大的九個。李東陽也是壹時急於交差,所提之名單並不具代表性。
壹曰霸下(龜蚨),形狀像龜,喜好負重。馱載石碑的大龜就是其形象。
二曰螭吻(蚩吻、嘲風、好望、鰲魚、鴟尾),看似剪尾的四腳蛇,喜歡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亦喜吞火。殿脊、殿角和屋頂上的走獸或獸頭即其形象。
三曰蒲牢,形似龍而體形較小,喜歡鳴叫。生活在海邊,卻畏懼鯨魚。祠堂、寺廟、鐵鐘上的獸紐就是是其形象。人們根據蒲牢害怕鯨魚的特性,把撞鐘的長木都雕成鯨魚狀,據說以其撞鐘,聲大且亮。
四曰狴犴(憲章),形狀似虎,有威力,又好訴訟。監獄門上刻的或立於獄門的虎頭即其形象。
五曰饕餮,其形似狼,極好飲食。鼎蓋上雕的獸頭即其形象。
六曰狻猊(金猊),形狀似獅,喜好煙火,亦好坐。廟中佛座及香爐上雕的獸頭即其形象。
七曰囚牛,好似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喜好音樂。胡琴上刻的獸頭即其形象。
八曰睚眥,其形如豺,喜好殺戮。常可在刀柄、刀鞘見其形象。
九曰椒圖,其形如螺蚌,好閉口,因而其像常被雕在大門鋪首上。
對於“龍生九子”,影響較大的壹種說法是:
長子囚牛,喜音樂,立於琴頭。壹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次子睚眥,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後緊貼背部。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等兵器或儀仗上起威懾之用。
三子嘲風,樣子像狗,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這些走獸排列著單行隊,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獸的領頭是壹位騎禽的“仙人”,後面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和行什。它們的安放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只有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才能十樣俱全,次要的殿堂則要相應減少。嘲風,不僅象征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
四子蒲牢,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喜音樂和鳴叫,刻於鐘鈕上。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五子狻猊(suān ní),又稱金猊、靈猊。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所以形狀像獅,喜煙好坐,倚立於香爐足上,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六子赑屃bìxì,又名霸下,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壹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只腳拼命地撐著,掙紮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
七子狴犴(bì’àn),又名憲章,樣子像虎,有威力,好獄訟,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故民間有虎頭牢的說法。又相傳它主持正義,能明是非,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回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八子負屃(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或兩側。
麽子螭(chī)吻,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魚形的龍(也有說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喜四處眺望,遂位於殿脊兩端。在佛經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所以把它安在屋脊兩頭也有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可以發現這種說法中,長子囚牛和四子蒲牢都喜音樂,三子嘲風和麽子螭吻都位於屋頂,六子赑屃和八子負屃都圍著石碑,有重復之嫌。如果把他們二取壹,再補進其他壹些常見說法,會比較好壹些:
饕餮(tāotiè),樣子似狼,性貪吃,位於青銅器上,現在稱之饕餮紋。因它又能喝水,故古代也將其刻在橋梁外側正中,防止大水將橋淹沒。據民間傳說,這種怪獸貪吃無厭,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後,最後竟然吃了自己的身體,到最後吃得只剩壹個頭部,所以落下個“有首無身”的名聲。
趴蝮,又名蚣蝮,樣子似魚非魚,善水性,體態優美,飾於石橋欄桿頂端。
椒圖,形似螺蚌,好閉口,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癥,反感別人進其巢穴,故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
貔貅,在南方及東南亞壹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壹只玉貔貅,寓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虎父無犬子”,龍那麽神通廣大,可以吞雲吐霧,興風作浪,成為中國老百姓幾千年來的偶像,它的兒子自然也非等閑之輩。龍也有女兒,但不那麽出名,《春光燦爛豬八戒》裏的女主人翁就是小龍女。龍的兒女都是千奇百怪,這和希臘神話中宙斯的兒女倒頗相像。不過歐洲人的思想畢竟比中國人開放,在他們的神話裏,天神宙斯就是風流甚至濫交的典型,壹會兒變成馬壹會兒變成牛的去調戲良家婦女,咱國家的龍可是規規矩矩,頂多也就來個“二龍戲珠”。在中國人眼裏,龍是權威與尊嚴的象征,我們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也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最有影響的龍子-貔貅
在漢書“西域傳”上有壹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註日:“桃拔,壹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壹,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壹起,突眼,長獠牙。到現在常見到的貔貅多是獨角、長尾巴。 壹般制造貔貅像的物質有三類:
壹、 金屬——般以銅來制造,因為這壹類金屬是比較廉宜,且磨光後的色澤接近黃金。
二、 木材——壹些古老大屋會利用質堅的木材雕造貔貅,然後放在橫梁上,用來擋解煞。
三、 瓷器——以不同的玉種來制造。
不同的物質制造的貔貅像,都可擺放在風水的吉位上,很多地理師都認為有催財作用,而在八個不同的方位上,壹般擺放銅質制造的貔貅,催財力量會很強。其實貔貅對於正財或偏財都會有利的,所以貔貅像在近年有流行起來的跡象;不過,利用貔貅來催財,總帶點宗教色彩,故在玄空大卦的正神日貴神時或鳥兔太陽吉時,開光的貔貅催財力量是最強的,不論工作屬於正行或偏行。但有壹點要留意,作奸犯科的人,貔貅未必有催財之力,這便是靈獸的特性,而貔貅又以玉制的催財力量最強。
貔貅由來
據說貔貅是龍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竟然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 , 跟其它也是吉祥獸的三腳蟾蜍等比起來稱頭多了 ,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總會拉肚子 , 所以有壹天可能因為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壹巴掌打下去 , 結果打到屁股 , 屁屁眼就被封了起來,從此,金銀珠寶只能進不能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 , 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
貔貅也有公母之分 , 民間傳說公的貔貅代表財運,而母的貔貅則代表財庫,有財要有庫才能守得住 , 因此收藏貔貅大多都壹次收藏壹對 , 才能夠真正的招財進寶。但如果要戴在身上 , 還是壹只就好 , 以免打架 , 以上均屬傳說 , 大家參考就好 !
貔貅的習性懶懶地喜歡睡覺 , 每天最好拿把他拿起來摸壹摸 , 玩壹玩,好象要叫醒他壹樣 , 財運就會跟著來。
另壹個貔貅的妙用是在案頭擺放貔貅飾物的話,可替妳趕走壞男人 , 避免不必要的騷擾喔。
據古書記載,貔貅是壹種猛獸,為古代五大瑞獸之壹(龍、鳳、龜、麒麟),稱為招財神獸。貔貅曾為古代兩種氏族的圖騰。傳說幫助炎黃二帝作戰有功,被賜封為 “ 天祿獸 ” 即天賜福祿之意。它專為帝王守護財寶,也是皇室象征,稱為 “ 帝寶 ” 。又因貔貅專食猛獸邪靈,故又稱 “ 辟邪 ” 中國古代風水學者認為貔貅是轉禍為祥的吉瑞之獸。
貔貅有二十六種造型,七七四十九個化身,其口大,腹大,無肛門,只吃不拉,象征攬八方之財,只進不出,同時可以鎮宅辟邪,專為主人聚財掌權。
古賢認為,命是註定的,但運程可以改變,故民間有 “ 壹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雲 “ 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