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憂解難解釋為:排除憂愁,解除困難。
拼音:pái,yōu,jiě,nàn。
出處:《文匯報》1989。1。3:“進壹步發揮輿論作用,為群眾盡力排憂解難。”
近義詞:
排難解紛,原指為人排除危難,解決糾紛。今指調停雙方爭執。
解疑釋惑,解:解釋;釋:消除。解答疑難問題,消除困惑情緒。
反義詞:
煽風點火,比喻煽動別人鬧事。
傳風搧火,猶煽風點火。比喻鼓動別人做某種事。多用於貶義。
成語造句:
1、這些大學生們利用假期來到邊遠山區,為山區農民排憂解難。
2、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每個黨員和幹部都責無旁貸。
3、切實為民排憂解難,樹立黨員幹部良好形象!
4、老班長常常推己及人,主動替戰士們排憂解難。
5、爸爸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幹部,常常義務為左鄰右舍排憂解難,甚至連假期都不休息。
6、她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幹部,常常義務為左鄰右舍排憂解難,甚至連假期都不休息。
7、上述為國為民排憂解難的官員就是優秀的。
8、只是那個為他們排憂解難的楊羽卻是拉肚子去了,臨走時還被她叮囑著要跑遠壹點。
9、在當地深有名氣,原因是他是壹位為眾人排憂解難,有求必應之人,而且雖已出家,但對世俗之事有很深遠的看法和很深的經歷。
10、那什麽……我不是為洛大少妳排憂解難處理釘子戶嗎?告訴妳壹個好消息,最難纏的那壹大戶人家,已經被我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