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壹些商家為追求廣告效應,吸引“眼球”,玩起了文字遊戲,給壹些成語改頭換面,如某服飾的廣告語“衣衣不舍”某美容豐乳產品的廣告語“挺挺玉立”以及其他壹些商家發布的“壹戴添嬌”、“大智若娛”、“默默無蚊”、“首屈壹紙”、“酒負勝名”、“有痔無恐”、“咳不容緩”等。這些所謂的廣告創意,表面上看僅僅是改變了成語的本意,實質上卻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褻瀆。
進壹步看,濫用漢字的情況,已在相當程度上產生了社會危害,不利於人們正確認識民族文化,混淆視聽,對青少年產生了誤導。
引發這種“母語紊亂”的除了不規範的廣告用語外,還有越來越新潮、越來越讓人看不懂的網絡語言。久居鮑魚之肆而不覺其臭。語言環境的混亂,會使人對自己的母語越來越沒有把握。所以,每個中國人,都應認識到漢字的使用是壹件嚴肅的事情,規範使用漢字就是尊重國家的民族文化。類似於諧音廣告褻瀆民族文化的現象,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海南對不規範使用文字行為下了“封殺令”,就是基於對現實的清醒認識而作出的有力回應。
規範使用文字是壹件嚴肅的事情,同時,應當認識到文字規範化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壹些廣告用詞、用語混亂的問題,是壹項十分迫切的任務。漢字文化源遠流長,註定了它極其豐富的內涵,我們應當將其發揚光大,而不應以謬誤人。 (鷹遠)
莫把篡改當創意
不可否認,當下有些廣告用諧音篡改成語的效果還真不錯,比如“默默無蚊”——某蚊香廣告;“壹戴添嬌”——某女帽廣告;“咳不容緩”——某咳藥廣告……但是,用諧音篡改成語在廣告業的普及,並不是這壹現象應該繼續存在的理由。
很顯然,當我們生活的環境四處都是用諧音篡改的成語,不僅會給求學階段的青少年學習、成長帶來不良影響,甚至會影響到成年人的判斷也說不準。倘若任這樣的情況蔓延,篡改過的成語更深入人心,成語失去了最初豐富的含義,豈不是對寶貴真知的糟蹋。
對於廣告業來說,第壹個用諧音篡改成語的或許是創意,如果經年累月大量地“復制”創意,那麽被津津樂道的創意也沒啥技術含量了。廣告業要持續良好地發展,真的不該繼續把篡改成語當創意,而應自覺承擔起保護傳統文化的義務。
最後要說的是,相信縱使不用諧音篡改成語,廣告業人士斷然不會黔驢技窮,反而會加倍努力發揮智慧,為社會奉獻更優秀、更能歷經時代考驗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