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掩耳盜鈴告訴我們什麽道理

掩耳盜鈴告訴我們什麽道理

掩耳盜鈴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於客觀存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采取閉目塞聽的態度,這是自欺欺人,終究會自食苦果的。生活中弄虛作假的人雖然能夠蒙混壹時,但無法蒙混壹世,他們是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的,最終還是會露出馬腳的。

掩耳盜鈴,讀音為yǎn ěr dào líng。

釋義: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譯文:有個人趁機偷了壹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背不動;於是用槌子把鐘砸碎,剛壹砸鐘的響聲很大。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緊緊捂住。

擴展資料

掩耳盜鈴的近義詞:弄巧成拙、自欺欺人

1、弄巧成拙

讀音: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釋義:想耍巧妙的手段,結果反而壞了事。

出處:宋朝·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譯文:想耍小聰明為蛇添上腳,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用於批評場合。

例句:他本來想給大家壹個驚喜,沒想到卻弄巧成拙了。

2、自欺欺人

讀音:?zì qī qī rén

釋義:指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現指“就是明明知道真相,卻騙自己也騙別人,壹般指不肯面對事實。”?

出處:近代魯迅《兩地書·二九》:“人說中國的實業就會借此促進,那是自欺欺人之談。”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例句:事到如今,我們得坦然接受事實,不能繼續自欺欺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