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站得高;看得遠。多形容目光遠大。
[語出]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二回:“遂把這些粉白黛綠;鶯聲燕語;都付之不見不聞;壹路高瞻遠矚;要領略湖山真景。”
[正音] 矚;不能讀作“shǔ”。
[辨形] 矚;不能寫作“囑”或“屬”。
[反義] 鼠目寸光 目光如豆
[用法] 褒義。比喻目光遠大。壹般作謂語、狀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例句] 觀察和分析形勢必須善於抓住關鍵性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只有這樣才能~;因勢利導;奪取戰爭和革命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