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恬武嬉的意思是:文官安閑自在,武將遊蕩玩樂。
文恬武嬉這個成語的基本解釋是:文官安於現狀,茍且過日,武將遊手好閑,吃喝玩樂。這個成語形容的是天下太平無事,或者文武百官安於現狀,過著安逸的生活。
文恬武嬉這個成語的出處在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文中提到百姓捕蛇抵稅,而官吏們卻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這裏的悍吏和叫囂、隳突等行為,可以理解為文恬武嬉的具體表現。
文恬武嬉是壹種形容社會現象的成語,告誡人們不能因為時代的安逸而變得懶散和消極,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和進取心,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也提醒領導者應該引導和激勵下屬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努力工作、創新思維,以推動組織和事業的發展。
文恬武嬉造句:
1、當時天下太平,文恬武嬉,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滿意。
2、這位官員喜歡遊手好閑,文恬武嬉,根本不關心民生。
3、看到國家如此繁榮,大家都沈醉在文恬武嬉的生活中。
4、在那個時代,文官安於現狀,武將遊手好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5、當時的朝廷上下,文恬武嬉,缺乏進取心和責任感。
6、這位皇帝不務正業,整天文恬武嬉,讓百姓十分失望。
7、國家的繁榮昌盛,文恬武嬉的現象卻令人擔憂。
8、朝廷上下文恬武嬉,導致政治腐敗,社會動蕩。
9、在那個時代,文官們安於現狀,武將們遊手好閑,整天文恬武嬉。
10、當時的朝廷文恬武嬉,百姓生活困苦,社會動蕩不安。
11、文恬武嬉的朝政讓百姓苦不堪言。
12、那個時代的文官和武將整天文恬武嬉,不思進取。
13、當時的朝廷文恬武嬉,政治腐敗,社會動蕩不安。
14、看到國家如此繁榮,大家都沈醉在文恬武嬉的生活中,朝政腐敗,皇帝耽於淫樂,人民15、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終於爆發了黃巾大起義。
15、當時的朝廷文恬武嬉,政治腐敗,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