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春夏秋冬景色的成語

描寫春夏秋冬景色的成語

春天:草長鶯飛、鳥語花香

夏天:夏雨雨人

秋天:晴雲秋月、晴初霜旦

冬天:皚皚白雪、天寒地凍

壹、春天

1、草長鶯飛 [ cǎo zhǎng yīng fēi ]

解釋:鶯:黃鸝。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自: 清·高鼎《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農歷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的枝條輕拂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地凝聚著,令人心醉。村裏的孩子們早早就放學回家了,他們趁著春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2、鳥語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解釋: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自:宋·呂本中《紫薇·庵居》:“鳥語花香變夕陰,稍閑復恐病相尋。

譯文:鳥語花香的日子馬上就要過去了,好不容易養好的病怕又要找上門來了。

二、夏天

夏雨雨人 [ xià yǔ yǔ rén ]

解釋:雨:前壹個“雨”,名詞,雨水;後壹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育。

出自:漢·劉向《說苑·貴德》:“管仲上車曰:‘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譯文:“管仲上車說:‘我不能及時給人幫助,我不能在及時給人幫助,我已經走到頭了。’”

三、秋天

1、晴雲秋月 [ qíng yún qiū yuè ]

解釋:晴空飄浮的白雲,秋高氣爽時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潔明朗。

出處:元末 脫脫、阿魯圖等《宋史·文同傳》:“如晴雲秋月,塵埃不到。”

譯文:像晴空飄浮的白雲,秋高氣爽時的明月,塵埃都夠不到的地方。

2、晴初霜旦 [ qíng chū shuāng dàn ]

解釋: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譯文:每當到了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林子裏面寒冷的水滾就開始漸漸稀少。

四、冬天

1、皚皚白雪 [ ái ái bái xuě ]

解釋: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出自:秦牧《鮮荔枝和幹荔枝》:“白雪皚皚的山峰,當陽光照耀的時候……大概總以為是燦爛得很,大可觀賞的吧。”

2、天寒地凍 [ tiān hán dì dòng ]

解釋: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五回:“目今天寒地凍,軍馬難以久住,權且回山。”

譯文:眼睛看現在天氣寒冷地區凍,軍隊很難長期住,暫時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