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意味深長、言之成理、入情入理、娓娓動聽等。
壹、言之有理 [ yán zhī yǒu lǐ ]?
說的話有道理。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註齊天意未寧》:“內有牛魔王忽然高叫道:‘賢弟言之有理,我即稱做個平天大聖。’”
二、意味深長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意味:情調,趣味。意思含蓄深遠,耐人尋味。
出處:宋·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譯文:讀的時間越長,只覺得意思含蓄深遠,耐人尋味。
三、言之成理 [ yán zhī chéng lǐ ]?
之:代詞,指所說的話。話說得有壹定道理。
魯迅《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雖然仁人們未必肯用,但我還可以言之成理。?”
四、入情入理 [ rù qíng rù lǐ ]?
合乎情理。
出處:清·陳天華《獅子吼》第五回:“何嘗不說得入情入理,但是事實上那裏有人聽他的呢!”
五、娓娓動聽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話說得婉轉生動,使人喜歡聽。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語來對答,倒也說得清脆悠揚,娓娓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