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找壹個成語

找壹個成語

成語故事,給妳個網址可妳選擇:

/qczx/wxdgy/cygs/index.htm

名不副實成語的故事就有如下兩則:

故事 從前有壹個人給大兒子取名盜,給小兒子取名毆,兩個兒子聰明能幹,深得父母的喜愛。壹天大兒子盜拿把鋤頭到田間除草,母親擔心他穿得太單薄,就叫盜,官吏以為盜是賊就把他抓住,母親叫毆去解釋,大叫毆,官吏於是大毆盜。

/view/118857.htm

早在清朝末年,成都街頭巷尾便有許多挑擔、提籃叫賣涼拌肺片的小販。用牛雜碎邊角料特別是牛肺成本低,經精加工、鹵煮後,切成片,佐以醬油、紅油、辣椒、花椒面、芝麻面等拌食,風味別致,價廉物美,特別受到拉黃包車、腳夫和窮苦學生們的喜食。20世紀30年代在四川成都有壹對擺小攤的夫婦,男叫郭朝華,女叫張田政,他們看到壹些廢棄的內臟都被扔掉,覺得很可惜,小兩口反正也還沒有事做,正耽於生計,於是就清晨就到屠場,在堆積的內臟堆中翻翻撿撿,挑選自己覺得還有吃相的打理幹凈上鍋煮熟,反復試驗,終於做到了牛肚白嫩如紙,牛舌淡紅如樺,牛頭皮透明微黃,此後再配以夫妻精心搭配的紅油、花椒、芝麻、香油、味精、上等的醬油和鮮嫩的芹菜等各色調料,而炮制出這後世傳誦的美食來。此“肺片”具有顏色紅亮、軟糯入味、麻辣鮮香、細嫩化渣的特點,聲望很快就在附近居民中傳誦開來。而因為原料是從廢棄的內臟挑選出來的,加工時又都切成薄片,故開始時稱其為“廢片”,又因其夫妻制作出來,故前面又冠以夫妻二字,由此得名“夫妻廢片”。而後隨著食客的日益增多,名聲越傳越遠,就有人嫌其“廢片”二字不好聽,於是主張將“廢”字易為“肺”字,這壹改動就造成了成都這個著名菜品名字的由來。

這道菜有牛舌,有牛心,有牛肚,有牛頭皮,後來又加上了牛肉,但始終就沒有牛肺,所以各位食客在品嘗的時候不要認為這“肺片”就是牛肺片,要知道這本來就是沒有“肺片”可偏偏叫“肺片”,因緣巧合造成的名不副實而已。

參考資料:

/view/2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