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抱殘守闕是什麽意思

抱殘守闕是什麽意思

“抱殘守闕”的原義守著殘缺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謂篤守古學古道;比喻在條件很差的情況下堅持著做。

成語最早出自東漢·班固《漢書·劉歆傳》:“猶欲抱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抱殘守闕”。

運用示例: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顧炎武》:“二君以瑰異之質,負經世之才……豈若抱殘守闕之俗儒,尋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闕,壹本作“缺”。

抱殘守闕的成語寓意:

接受指正人們缺點的話,便是自我的壹種進步,否則,不是固步自封,便是在錯誤路上越走越遠。明知《左傳》壹批古籍的思想內容和意義,五經博士卻因掩飾自己的知識的貧乏而拒絕參與研究,被嚴明指正後還惱羞成怒加害於人。

成語告訴人們,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語順於行。大家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壹生會不斷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但是卻可以知錯能改,去做壹個越來越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