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提心吊膽口幹舌燥大吃壹驚面紅耳赤

提心吊膽口幹舌燥大吃壹驚面紅耳赤

提心吊膽是壹個漢語成語,拼音為tí xīn diào dǎn,釋義:形容對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

出自《西遊記》。

出自三國·魏·曹植《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幹;今日相樂,皆當喜歡。”。聯合式;謂語、補語;指非常幹渴。釋義:?燥:幹。口舌都幹了。形容說話太多,非常幹渴。

大吃壹驚是壹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à chī yī jīng,形容對發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出自《警世通言》。

面紅耳赤,漢語成語,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意思是臉和耳朵都紅了。形容因激動或羞慚而臉色發紅。出自《朱子語類》。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 東山 用盡平生之力,面紅耳赤,不要說扯滿,只求如初八夜頭的月,再不能勾。”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壹回:“只見裏面所敘的事,千奇百怪,看得又驚又怕。看得他身上冷壹陣,熱壹陣……不住的面紅耳赤,意往神馳。身上不知怎樣才好。”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新的世故》:“有些人看見這字面,就面紅耳赤,覺得掃了豪興了,我卻並不以為有這樣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