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的作品有,高山流水,金石為開,天馬行空,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曹全碑集字作品五十幅包括高山流水,金石為開,天馬行空,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學以致用,太白遺風,開天辟地,政通人和,修身養性,寧靜致運,萬紫千紅,清風萬裏春,斯文在天地至樂寄山林。
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清風明月本無價,遠山近水皆有情,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等內容。
曹全碑隸書書法簡介。
曹全碑隸書書法欣賞,曹全碑隸書書法欣賞,曹全碑隸書書法欣賞,曹全碑隸書書法欣賞,現代書家費聲騫評《曹全碑》,此碑書法秀潤典麗,字形飄逸多變,是著名的漢隸之壹。但有人嫌它圓勻柔美有余而樸素雄健不足。
其實《曹全》隸法,遒麗緊密,虛和雍雅,筆意飛動,字裏金生,行間玉潤,柔中帶剛,細筋入骨。在漢隸的碑刻中,《曹全碑》堪稱字跡最為清晰的壹種。運筆以“圓筆”為主,波畫行筆的提按極為分明。筆畫的粗細基本屬於“二分筆”,初學者筆力不夠,如果壹味追求它秀美的外形表象,行筆時撳得過細,往往容易失之於纖弱。
它的波畫“燕尾”處也極為圓潤精到,臨習時如呈“方形”,亦易失去原跡的風神。捺筆的波磔忌過於輕飄浮滑。曹全碑,全稱A陽令曹全碑,又稱曹景完碑,刻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碑陽20行,每行45字,碑陰5列,內容為記述曹全(字景完)的功業。
碑高約1.7米,寬約0.86米,長方形,無額,石質堅細,碑身兩面均刻有隸書銘文。曹全碑明萬歷初年(1573年)出土於陜西A陽縣,清康熙壬子(1672年)後斷裂缺字,於1956年移立西安碑林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