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峻嶺、崇山峻嶺、斷崖絕壁、懸崖峭壁、壁立千仞。
1、壁立千仞[bì lì qiān rèn]
釋義:形容巖石高聳,像墻壁壹樣陡立。
出處:晉·張載《劍閣銘》:“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日劍閣,壁立千仞。”《水經·河水註》:“其山惟石,壁立千仞,臨之目眩。”[
2、懸崖峭壁[xuán yá qiào bì]
釋義:?形容山勢險峻。
出處:唐·劉長卿《望龍山懷道士許法稜》:“懸崖絕壁幾千丈;綠蘿裊裊不可攀。”
3、斷崖絕壁?[ duàn yá jué bì ]
釋義:形容山崖非常陡峭嚴峻。
出處:無。
4、崇山峻嶺[chóng shān jùn lǐng]
釋義:高大險峻的山嶺。
出處: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5、高山峻嶺 [gāo shān jùn lǐng]
釋義:又高又險的山嶺。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六回:“眾人打壹看時,四面盡是高山,左右是懸崖峭壁,只見高山峻嶺,無路可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