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友好往來。
投桃報李
拼音:tóu táo bào lǐ。
釋義:他送給我桃兒,我拿李子回送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出自:先秦佚名《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彼童而角,實虹小子。”
譯文:人家送我壹籃桃,我把李子來相報。胡說羊羔頭生角,實是亂妳周王朝。
用法:作謂語或定語;指互相贈送東西。
近義詞
禮尚往來
讀音:lǐ shàng wǎng lái。
釋義:在禮節上註重有來有往,借指用對方對待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對方 。
出自: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譯文:禮崇尚往來。施人恩惠卻收不到回報,是不合禮的;別人施恩惠於已,卻沒有報答,也不合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