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波濤洶湧 [ bō tāo xiōng yǒng ]
洶湧:水勢騰湧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 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5卷:“蓋因波濤洶湧,水遂為其所激而動也。”
二、風急浪高 [ fēng jí làng gāo ]
形容風浪很大。
出 處
《文匯報》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濤洶湧,風急浪高。”
三、壹瀉千裏 [ yī xiè qiān lǐ ]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筆氣勢奔放。明王世貞《文評》:“方希直奔流滔滔,壹瀉千裏,而瀠洄滉瀁之狀頗少。” 瀉:水急速地往下流。
2. 表現昔日黃河的四字詞語波濤洶湧
解釋洶湧:水勢騰湧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處《三國誌·吳書·孫策傳》:“是歲地連震”
波瀾壯闊
解釋原形容水面遼闊。現比喻聲勢雄壯或規模巨大。
出處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
壹瀉千裏
解釋瀉:水往下直註。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奔放。也形容價格猛跌不止。
出處唐·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詩:“長川豁中流,千裏瀉吳會。”
氣吞山河
解釋氣勢可以吞沒山河。形容氣魄很大。
出處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漢,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河清海晏
解釋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出處唐·鄭錫《日中有王子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河山帶礪
解釋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蕩也決不變心。
出處《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愛及苗裔。’”
中流砥柱
解釋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壹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驚濤駭浪
解釋濤: *** 浪;駭:使驚怕。洶湧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爭。
出處唐·田穎《玉山堂文集·海雲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經所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
驚濤澎湃
解釋波濤奔騰沖擊。形容聲勢浩大。澎湃:大浪互相撞擊。形容聲勢浩大,不可阻擋。
出處《黃河頌》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萬丈狂瀾
解釋形容極高的,巨大的波瀾。
出處光未然《黃河頌》:“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3. 《草房子》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草房子》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第壹章:五顏六色、異想天開、興高彩烈、無所適從、囊中取物、淩亂不堪、橫七豎八、滴水不漏、勃然大怒、繪聲繪色、突飛猛進、小心翼翼、熠熠生輝、滾瓜爛熟、胸有成竹、號啕大哭
第二章:嚴陣以待、輕舉妄動、壹如往常
第三章:亭亭玉立、完美無缺、莫名其妙、得意忘形、裊裊娜娜、無精打采、彈盡糧絕、小心翼翼、惶惶不安、如釋重負、大雨謗沱
第四章:戰戰兢兢、蓬頭垢面、無法無天、面目全非、四面八方、東張西望、勢單力薄、引亢高歌、壹絲不茍、輕松自如、相安無事、排山倒海、滴水不漏
第五章:無緣無故、愛不釋手、卑躬屈膝、全神貫註、毫不在乎、奇思幻想、膽大妄為、忘乎所以、飄飄欲仙、與眾不同、小肚雞腸、胸無大誌、蒸蒸日上、壹落千丈、水天壹色
第六章:無濟於事、小心翼翼、傾盆大雨
第七章:豈有此理、屢教不改、如夢初醒、莫名其妙
第八章:趾高氣昂、東張西望、此起彼伏、山窮水盡、惶惶不安、壹貧如洗
4. 《梅花魂》中的四字詞語有哪些1.視死如歸
拼音: shì sǐ rú guī
解釋: 把死看得象回家壹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舉例造句: 我們已經是視死如歸,我們大踏步地走著我們的大路。
2. 拾金不昧
拼音: shí jīn bù mèi
解釋: 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出處: 清·吳熾昌《客窗閑話·義丐》:“乃呼裏長,為之謀宅於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燈》第壹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舉例造句: 我們每個人都應從小養成拾金不昧的好品德。
3.舍己為人
拼音: shě jǐ wèi rén
解釋: 舍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
出處: 《論語·先進》:“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朱熹註:“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舉例造句: 愛朋友,講義氣,舍己為人,這些地方他和朱老忠有***同的地方。
4. 堅貞不屈
拼音: jiān zhēn bù qū
解釋: 堅:堅定;貞:有節操;屈:屈服、低頭。意誌堅定,決不屈服。
出處: 《荀子·法行》:“堅強而不屈,義也。”《後漢書·王龔傳》:“王公束修厲節,敦樂爇文,不求茍得,不為茍行,但以堅貞之操,違俗失眾,橫為讒佞所構毀。”
舉例造句: 而那些 *** 人的堅貞不屈、為了人民和祖國視死如歸的偉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
5.頂天立地
拼音: dǐng tiān lì dì
解釋: 頭頂雲天,腳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氣慨豪邁。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六:“汝等諸人,個個頂天立地。”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壹折:“我韓厥是壹個頂天立地的男兒。”
舉例造句: 先生是楚國的棟梁,是頂天立地的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