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的成語有:非昔是今、今昔之感、壹昔之期、憶昔撫今、今非昔比。
解釋:從前;往日。
詳細釋義:名象形。象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本義:幹肉。名同本義。
“昔”,現代漢語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xī,最早見於商朝甲骨文時代,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昔”字,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幹肉也。從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籒文從肉。思積切”。“昔”的基本含義為以前,從前,如昔者、昔人、往昔、今昔對比;引申含義為同“夕”,夜晚。
在日常使用中,“昔”常做名詞,表示昨日。
“昔”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昔”字的甲骨文壹般解釋為用過去發大水的日子來表示“過去”“從前”這壹概念,因而“昔”也由此引申出“長久”之義,後來又見於金文、楚系簡帛和說文中,最後演變成楷書體簡化版“昔”。
有關昔的其他成語:今是昔非、撫今悼昔、撫今懷昔、撫今思昔、撫今痛昔、撫今追昔、感今懷昔、感今思昔 感今惟昔、今不如昔、攀今比昔、壹如曩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