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開頭的成語有兩個,分別是步履維艱和步履蹣跚。
壹、步履維艱
拼音:[ bù lǚ wéi jiān ]
解釋: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
出自:《宋史·章宗經三》:“年高艱於步履者,並聽策杖,仍令舍人護衛扶之。”明·邵景瞻《覓燈因話·桂遷夢感錄》:“念見劉,頸荷欠徽,手交木葉,顏色枯槁,步履艱難。”
示例:譬如祖母的腳是三角形,~的,小姑娘的卻是天足,能飛跑。 ◎魯迅《華蓋集·這個與那個》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用於老年人或有病的人行動不便
二、步履蹣跚
拼音:[ bù lǚ pán shān ]
解釋:蹣跚:走路壹瘸壹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子。
出自:唐·皮日休《上真觀》:“天祿行蹣跚。”
示例:爺爺腿腳不靈,走起路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擴展資料
步履維艱和步履蹣跚的近義詞有寸步難行、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壹、寸步難行 [ cùn bù nán xíng ]
1. 解釋:連壹步都難以進行。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2. 出自:唐·杜甫《九日寄岑參》:“出門復入門,雨腳但如舊。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頭,難為壹相就。”
3. 示例:美娘赤了腳,~。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
4.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比喻處境艱難
二、進退維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1. 解釋:維:相當於“是”;谷:比喻困境。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
2. 出自:《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3. 示例: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著壹種~的苦悶。 ◎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
4.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進退兩難
三、左右為難 [ zuǒ yòu wéi nán ]
1. 解釋: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無論怎樣做都有難處。
2. 出自: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壹折:“我欲待親自去尋來,限次又緊,著老夫左右為難,如何是好!”
3. 示例:千思萬想,~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壹百二十回
2. 形容走路快的四字詞語有哪些形容走路快的成語
1、寸步難移:連壹步都難移動。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2、步履如飛:形容腳步輕盈,走路快速如飛。
3、寸步難行:連壹步都難以進行。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4、鴨行鵝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5、行不愧影,寢不愧衾:衾:被子。走路沒有對不起影子,睡覺沒有對不起被子。比喻為人行為光明,問心無愧。
6、步履蹣跚:蹣跚:走路壹瘸壹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了。
7、痿人念起:下肢癱瘓的人總想著能夠站起來走路。比喻某種念頭十分強烈而無法實現。
8、行步如飛:走路的步子輕快如飛。亦作“行步如風”、“行疾如飛”、“行走如飛”。
9、趾高氣揚:趾高:走路時腳擡得很高;氣揚:意氣揚揚。走路時腳擡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10、輕手軟腳:猶言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放得很輕。
11、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壹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12、步履安詳:步履:步行;安詳:安穩。邁步走路,從容安穩。
13、行走如風:形容走路的步子輕快得像風壹樣。
14、東搖西擺:形容走路不穩。比喻容易動搖、不堅定。
15、冥行擿埴:冥:昏暗;冥行:夜間行路;擿:點;埴:地。夜間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著手杖點地而行。比喻研求學問,不識門徑,暗中探索。
3. 形容走路的四字成語關於走路的成語及解釋如下:被發徒跣:徒跣:赤腳步行。
披散著頭發,赤著腳走路。形容悲痛到極點。
步後塵:後塵:走路時揚起的塵土。指跟在別人後面追隨模仿。
步履安詳:步履:步行;安詳:安穩。邁步走路,從容安穩。
步履蹣跚:蹣跚:走路壹瘸壹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了。
步履如飛:形容腳步輕盈,走路快速如飛。步人後塵:後塵:走路或行車時後面揚起的塵土。
指跟在人家後面走。比喻追隨模仿,學人家的樣子,沒有創造性。
步態蹣跚:走路搖擺、緩慢的姿態。吃飯防噎,走路防跌:吃飯時要防止被食物噎住,走路時要防止摔跤。
形容處事小心謹慎。寸步難行:連壹步都難以進行。
形容走路困難。也比喻處境艱難。
寸步難移:連壹步都難移動。形容走路困難。
也比喻處境艱難。大搖大擺:走路時身子搖搖擺擺。
形容自以為了不起的傲慢神態。道而不徑:道:走路。
徑: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險。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穩的樣子。東搖西擺:形容走路不穩。
比喻容易動搖、不堅定。獨行踽踽:孤零零地壹個人走路。
鵝行鴨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
比喻步行緩慢。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態美好。
同“分花約柳”。分花約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態美好。
亦作“分花拂柳”。高視闊步:眼睛向上看,邁大步走路。
形容氣慨不凡或態度傲慢。耕者讓畔,行者讓路:畔:田界。
種田的人把田界讓給對方,走路的人讓開路讓別人先走。形容禮讓成為社會風氣。
邯鄲學步: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行不從徑: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為學走捷徑。
行不愧影,寢不愧衾:衾:被子。走路沒有對不起影子,睡覺沒有對不起被子。
比喻為人行為光明,問心無愧。行步如飛:走路的步子輕快如飛。
亦作“行步如風”、“行疾如飛”、“行走如飛”。行步如風:形容走路的步子輕快得像風壹樣。
行常帶經:行:走;經:經書。走路經常攜帶經書。
形容人好學。行疾如飛:形容走路的步子輕得像飛壹樣。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行邁:走路;靡靡:行走遲緩的樣子。走路緩慢,心裏晃蕩。
形容心情沈重惶惑。行走如飛:形容走路快得像飛壹樣。
行走如風:形容走路的步子輕快得像風壹樣。鶴行鴨步:形容走路連搖帶跑的樣子。
花飛蝶舞:鮮花和蝴蝶隨風起舞、飄飛。比喻年輕女子的走路姿勢柔美輕盈。
脛大於股者難以步:脛:小腿;股:大腿;步:行走。小腿比大腿大則無法穩健地走路。
比喻本末倒置則無法相互配合使用。舉步生風:形容走路特別快或辦事幹凈利索。
狼顧狐疑:指左顧右昐,存有畏懼和猶豫之心。狼顧,狼走路時常常回頭看;狐疑,狐貍本性多疑。
踉踉蹌蹌:踉蹌:走路不穩。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趔趄而行:身子歪斜不穩地走路。邁四方步:不慌不忙,慢吞吞地走路。
比喻辦事緩慢。冥行擿埴:冥:昏暗;冥行:夜間行路;擿:點;埴:地。
夜間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著手杖點地而行。比喻研求學問,不識門徑,暗中探索。
捏腳捏手:放輕手腳走路,動作小心翼翼的樣子。輕腳輕手:躡手躡腳。
形容走路時腳放得很輕。輕手躡腳:猶言躡手躡腳。
形容走路時腳放得很輕。同“輕手軟腳”。
輕手軟腳:猶言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放得很輕。
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壹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施施而行:形容走路緩慢。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
手快腳輕:手的動作快,走路腳步輕。指人的動作輕快。
痿人念起:下肢癱瘓的人總想著能夠站起來走路。比喻某種念頭十分強烈而無法實現。
學步邯鄲: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機械地模仿,不但學不互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丟掉。
鴨步鵝行:鴨和鵝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遲緩搖晃的樣子。鴨行鵝步:步:走。
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壹步三搖:指人走路搖晃或者悠閑自得的樣子。衣錦夜行: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
夜裏穿著錦繡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顯示榮華富貴。
鷹視虎步:象鷹那樣看東西,象老虎那樣走路。形容為人陰險狠毒。
鷹視狼步:象鷹那樣看東西,象狼那樣走路。形容為人陰險狠毒。
趾高氣揚:趾高:走路時腳擡得很高;氣揚:意氣揚揚。走路時腳擡得很高,神氣十足。
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走及奔馬:走:跑。
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馬的奔跑。形容走路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