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為大家帶來了關於父親節的成語,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父親節的成語 11.再生父母——指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2.知子莫若父——沒有比父親更了解兒子的了。
3.衣食父母——指生活所依賴的人。
4.誇父逐日——是指誇父跟太陽比賽跑步,壹直追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5.有其父必有其子——有什麽樣的父親壹定會有什麽樣的兒子。
6.江東父老——江東:古指長江以南蕪湖以下地區;父老:父兄輩人。泛指家鄉的父兄長輩。
7.父母之邦——邦:國家。指祖國。
8.哀哀父母——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時在暴政下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9.田父獻曝——田父:老農;曝:曬。老農將曬太陽取暖的方法獻給國君。常作向人獻物或獻計的謙詞。
父親節的成語 21、
父母恩勤:[ fù mǔ ēn qín ]
含義:指父母養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勞。
出處: 父母恩勤,養我身兮。(明·歸有光《招張貞女辭》)
2、知子莫若父:[ zhī zǐ mò ruò fù ]
含義:沒有比父親更了解兒子的了。
出自:《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3、父嚴子孝:[ fù yán zǐ xiào ]
含義: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壹鄉之人,父嚴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乎顏色。”
4、過庭之訓:[ guò tíng zhī xùn ]
含義:用以指父親的`教誨。
出處:晉·袁宏《後漢紀·安帝紀上》:“萇少長藩國,內無過庭之訓,外無師傅之道,血氣方剛。”
父親節的成語 31、父愛如山 [ fù ài rú shān ]
釋義:父愛深沈穩重如山壹般偉大。
2、堂堂正正 [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
釋義:堂堂:盛大的樣子;正正:整齊的樣子。原形容強大整齊的樣子,現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儀表出眾。
3、歷盡滄桑 [ lì jìn cāng sāng ]
釋義:歷:經歷;滄桑:滄海桑田,指變化很大。 形容飽經憂患,經歷了許多變故。
4、父嚴子孝 [ fù yán zǐ xiào ]
釋義: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5、父為子隱 [ fù wéi zǐ yǐn ]
釋義:父親為兒子隱藏劣跡。
父親節的成語 41.恩重如山(ēn zhòng rú shān)恩情深厚,像山壹樣深重。
2.父母恩勤(fù mǔ ēn qín)指父母養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勞。
3.子孝父慈(zǐ xiào fù cí)兒女孝順,父母慈愛。
4.父析子荷(fù xī zǐ hé)父劈柴,子擔柴。比喻子孫繼承父輩的未竟之業。
5.任勞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6.含辛茹苦(hán xīn rú kǔ)形容忍受辛苦或吃盡辛苦。
父親節的成語 51.父為子隱:父親為兒子隱藏劣跡。
2.父嚴子孝:父親嚴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3.父義母慈:做父親的要有仁義,做母親的要很慈愛。
4.父債子還:父親生前的債務,由子女負責償還。也指父輩的過錯累及子女。
5.父子壹體:父親與兒子親密得像是壹個人似的。
6.幹父之蠱:幹:承擔,從事;蠱:事、事業。繼承並能勝任父親曾從事的事業。
7.過庭之訓:用以指父親的教誨。
8.虎父無犬子:勇猛的父親不會生出壹般的孩子。用於誇獎別人的子輩。
9.雞不及鳳:雞趕不上鳳凰。比喻兒子不如父親。
10.紀群之交:紀、群:人名,陳紀是陳群的父親。比喻累世之交情。
11.肯構肯堂:堂:立堂基;構:蓋屋。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裏還談得上肯蓋房子。後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
12.子繼父業: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13.明珠出老蚌:明珠生於老蚌。比喻傑出的兒子生於出色的父親。
14.乃祖乃父:乃:妳的。妳的祖父,妳的父親。指祖父和父親。
15.詩禮之訓:子女遵承父親的教誨。
16.徒讀父書:徒:只。父書:父親之言論。白讀父親的兵書。比喻人只知死讀書,不懂得運用知識,加以變通。
17.無父撾翁:撾:打;翁:指嶽父。妻子的父親已過逝,可是人卻說他打嶽父。比喻無故受人誹謗中傷。
18.嚴父慈母:嚴:嚴格;慈:慈愛。嚴厲的父親,慈祥的母親。
19.壹日為師,終身為父:哪怕只教過自己壹天的老師,也要壹輩子當做父親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師。
20.有其父必有其子:有什麽樣的父親壹定會有什麽樣的兒子。形容父親對子女的影響極大。
21.知子莫若父:沒有比父親更了解兒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