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則為那善文能武人千裏。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
釋義既有文才,又通武藝。現常指既能動筆又有實際工作能力。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人文武雙全
近義詞文武雙全、能文善武
相反詞不文不武
押韻詞光宗耀祖、九年之儲、打當面鼓、母老虎、物歸原主、不竭之府、以貍至鼠、於是無補、班門調斧、镕今鑄古。
邂逅語被窩裏放屁
成語故事賈母去世後,寶玉的病情有了好轉,他從此刻苦讀書,準備考舉人。賈府遭了賊人搶劫,損失了不少財物,還把妙玉尼姑給擄了去。賈府上下議論紛紛,賈蕓、賈薔等與家人在談論賊人的問題,他們相信朝廷的那些能文能武的.老爺們會把他們消滅的。
成語示列如今知道朝裏那些老爺們都是能文能武,出力報效,所到之處,早已消滅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壹○七回
成語例舉
◎ 師生員工自己動手勞動建校,勤工儉學,能文能武,這是從古至今都沒有過的,對我的教育確實很大。
◎ 許多鄰居們為下鄉知識青年贈送了革命書籍、草帽和鐮刀,希望他們做壹個能文能武的新農民。
詞類符號名詞; 時間名詞; 方位名詞; 處所名詞;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機構名; 其他專有名詞; 動詞;聯系動詞;能願動詞;趨向動詞;形容詞;區別詞; 數詞;量詞; 副詞; 代詞;介詞; 連詞; 助詞;嘆詞; 擬聲詞;習用語;縮略語;前接成分;後接成分; 語素字; 非語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