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單的成語故事集錦
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壹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壹遇災荒,可就要忍饑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麽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壹天,他正在田裏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壹只兔子,不偏不倚,壹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壹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壹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釋讀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2.簡單的成語故事集錦
杯弓蛇影
這個成語來源於東漢.應劭《風俗通義》,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
有壹年夏天,縣令應郴請主簿(辦理文書事務的官員)杜宣來飲酒。酒席設在廳堂裏,北墻上懸掛著壹張紅色的弓。由於光線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杜宣看了,以為是壹條蛇在酒杯中蠕動,頓時冷汗涔涔。但縣令是他的上司,又是特地請他來飲酒的,不敢不飲,所以硬著頭皮喝了幾口。仆人再斟時,他借故推卻,起身告辭走了。回到家裏,杜宣越來越疑心剛才飲下的是有蛇的酒,又感到隨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動,覺得胸腹部疼痛異常,難以忍受,吃飯、喝水都非常困難。
家裏人趕緊請大夫來診治。但他服了許多藥,病情還是不見好轉。
過了幾天,應郴有事到杜宣家中,問他怎麽會鬧病的,杜宣便講了那天飲酒時酒杯中有蛇的事。應郴安慰他幾句,就回家了。他坐在廳堂裏反復回憶和思考,弄不明白杜宣酒杯裏怎麽會有蛇的。
突然,北墻上的那張紅色的弓引起了他的註意。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來壹杯酒,也放在原來的位置上。結果發現,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細細觀看,確實像是壹條蛇在蠕動。應郴馬上命人用馬車把杜宣接來,讓他坐在原位上,叫他仔細觀看酒杯裏的影子,並說:“妳說的杯中的蛇,不過是墻上那張弓的倒影罷了,沒有其他什麽怪東西。現在妳可以放心了!”
杜宣弄清原委後,疑慮立即消失,病也很快痊愈了。
3.簡單的成語故事集錦
熟能生巧
北宋時候有壹個叫陳堯咨的人,十分善於射箭,當時的人都明白他是壹個百發百中的射箭手,所以大家都對他很敬佩。陳堯咨受到大家稱贊之後,覺得自己的本領已是天下無雙,便驕傲自滿起來。
壹天,陳堯咨又在靶場表演他那百步穿楊的絕技。壹箭射出,把又細又軟的柳枝條射斷了。觀眾們看得大聲喝彩,並要求他再來壹次。這時有個賣油的老頭正從那裏經過,看了後,卻笑著說:“這有什麽了不起,只但是手法熟練些罷了!”陳堯咨聽了,不禁大怒,喝道:“妳這老頭有什麽本領,竟敢藐(miǎo)視我?”老頭回答:“我哪裏敢藐視妳,我只是從幾十年的斟(zhēn)油經驗中,明白做熟了的事情,便會找出竅門來的道理。”說著,便從他的油擔上取下壹個葫蘆,葫蘆口上放壹枚方孔銅錢,然後打了壹勺油,高舉油勺往葫蘆裏倒,倒下的油直得像壹條線似的穿過錢孔進入葫蘆中。油倒完了,把銅錢拿起來給大家看,錢孔周圍竟沒有壹絲油漬(zì),大家看了都贊嘆不已。老頭微笑著對陳堯咨說:“我這也沒有什麽了不起,只是熟能生巧罷了。”陳堯咨聽了,壹聲不響便掉頭走了。
之後的人便根據這故事引申出“熟能生巧”這個成語,用來說明熟悉了所做的事情,便能找出做得更好的辦法來。
4.簡單的成語故事集錦
杯水車薪
從前,有壹個樵夫,每日靠砍柴賣錢的微薄收入來養家糊口。壹天,天氣非常炎熱,樵夫像往常壹樣推著壹車滿滿的柴到街市上賣。他把那些砍來的柴捆成壹把壹把的,壹部分放到了地上,壹部分仍然放在柴車上,因為累了壹整天,又饑又渴,就找了個地方坐下喝口茶吃些幹糧,誰知才歇息了片刻,就突然聞到壹股濃煙的味道,回頭壹瞧,原來是自己車上的柴著火了。柴夫急忙放下水杯,連滾帶爬地跑過去。可是柴車上的火苗已經躥得很高了。這可怎麽辦啊,這附近根本沒有水,怎麽救火呢?他急得滿頭大汗,突然他看到了地上的水杯,正是他剛才休息時準備喝的水。就連忙抓起水杯把水澆到壹車柴上。可是,這小小的壹杯水,怎麽能撲滅那熊熊燃燒的大火呢?就壹會的功夫,那輛柴車和他辛辛苦苦砍下的柴便化為壹堆灰燼。
5.簡單的成語故事集錦
南轅北轍
從前有壹個人,從魏國到楚國去。他帶上很多的盤纏,雇了上好的車,駕上駿馬,請了駕車技術精湛的車夫,就上路了。楚國在魏國的南面,可這個人不問青紅皂白讓駕車人趕著馬車壹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問他的車是要往哪兒去,他大聲回答說:“去楚國!”路人告訴他說:“到楚國去應往南方走,妳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對。”那人滿不在乎地說:“沒關系,我的馬快著呢!”路人替他著急,拉住他的馬,阻止他說:“方向錯了,妳的馬再快,也到不了楚國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說:“不要緊,我帶的路費多著呢!”路人極力勸阻他說:“雖說妳路費多,可是妳走的不是那個方向,妳路費多也只能白花呀!”那個壹心只想著要到楚國去的人有些不耐煩地說:“這有什麽難的,我的車夫趕車的本領高著呢!”路人無奈,只好松開了拉住車把子的手,眼睜睜看著那個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個魏國人,不聽別人的指點勸告,仗著自己的馬快、錢多、車夫好等優越條件,朝著相反方向壹意孤行。那麽,他條件越好,他就只會離要去的地方越遠,因為他的大方向錯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麽事,都要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麽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