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裏應外合什麽意思意思

裏應外合什麽意思意思

裏應外合,漢語成語,拼音是lǐ yìng wài hé,指的是外面攻打,裏面接應。

出自: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反被韓,魏同謀,裏應外合,決水淹我軍,甲士潰亂,死者山積。”

白話釋義:反而被韓國和魏國***同謀劃,外面攻打,裏面接應,決堤放水淹我軍的將士,將士們潰敗,死去的人堆積成山。

示例: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七回過幾日,我這裏差人去投降,他們必然懈怠,我們卻去劫寨,那時裏應外合,定獲全勝。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擴展資料:

1、近義詞:

裏通外國,漢語成語,拼音是lǐ tōng wài guó,意思是暗中勾結外國,陰謀叛國。

出自: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之余》:“大則指為‘裏通外國’,就是現在之所謂‘漢奸’。”

示例:對於裏通外國,出賣國家利益的人,必須嚴懲。

2、反義詞:

孤立無援,漢語成語,拼音是gū lì wú yuán,指單獨行事,得不到外力援助。

出自:《後漢書·班超傳》:“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國大喪,遂攻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

意思是十八年,皇帝去世,焉耆因中原有大喪,於是攻陷了西域都護陳睦,班超孤立無援。

示例:在被敵圍困,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這位將軍仍然沈著、鎮定地坐陣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