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雞”的四字成語有:雞犬不寧、雞鳴狗盜、雞毛蒜皮、鶴立雞群、雞零狗碎、牝雞司晨、偷雞摸狗、殺雞取卵
雞
讀音:[jī ]
釋義: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雄性啼能報曉,雌性生的蛋是好食品:公~。母~。~雛。
組詞:
1. 呆若木雞dāi ruò mù jī
呆,傻、發楞的樣子。意為宛如木頭做的雞壹樣,借以形容壹個人有些癡傻發楞的樣子,或因恐懼、驚異而發楞的樣子。
2.鶴立雞群hè lì jī qún
意思是指比喻儀表或才能在人群裏很突出
3.雞鳴狗盜
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4.雞犬不寧
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5.雞犬升天
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後,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裏,雞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後比喻壹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
造句:
1.《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2.看到媽媽大義滅親的舉動,他頓時呆若木雞。
3.她看到這些罪證,呆若木雞。
2. 帶雞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有很多給妳壹部分參考
1. 雞飛蛋打:雞飛走了,蛋打破了。比喻兩頭落空,壹無所得。
2. 雞飛狗走:走:跑。雞亂飛,狗亂跑。形容因極端驚恐而混亂不堪。
3. 雞骨支床: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後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4. 雞口牛後: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 *** 。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5. 金雞獨立:指獨腿站立的壹種武術姿勢。後也指用壹足站立。
6. 金雞消息: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7. 木雞養到:木雞:善鬥的雞,看上去象木頭壹樣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8. 牝雞司晨:母雞報曉。舊時比喻婦女竊權亂政。
9. 殺雞抹脖:形容心裏著急而無法可想的神態。
10. 殺雞儆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11. 雞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細小。
12. 雞毛蒜皮:比喻無關緊要的瑣碎事情。
13. 雞鳴而起:雞叫時就起床。形容勤奮不怠。
14. 雞鳴狗盜: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15. 雞鳴狗吠:雞啼狗叫彼此都聽得到。比喻聚居在壹處的人口稠密。
16. 雞鳴戒旦:怕失曉而耽誤正事,天沒亮就起身。
17. 雞皮鶴發: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
18. 雞犬不驚:形容行軍紀律嚴明,連雞狗都沒有受到驚動。也指平安無事。
19. 雞犬不留:形容屠殺殘酷,連雞狗都不能幸免。
20. 雞犬不寧: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21. 雞犬皆仙: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後,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裏,雞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後比喻壹個人做了官,和他。
22. 雞犬桑麻:形容鄉村的安靜生活。
23. 雞犬升天: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後,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裏,雞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後比喻壹個人做了官,和他。
3. 形容雞的四字成語有哪些1) 雞飛蛋打:雞飛走了,蛋打破了。比喻兩頭落空,壹無所得。
2) 雞鳴起舞:指胸懷大誌、及時奮發的豪壯氣概。
3) 雞鳴犬吠:比喻聚居在壹處的人口稠密。同“雞鳴狗吠”。
4) 雞鳴馌耕:比喻婦女勤儉治家。
5) 狗盜雞鳴: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6) 狗盜雞啼:比喻具有微末技能。同“狗盜雞鳴”。
7) 鶴處雞群:比喻壹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壹群人裏顯得很突出。同“鶴立雞群”。
8) 獨鶴雞群:壹只鶴站在雞群中。比喻壹個人的才能或儀表超群出眾。
9) 範張雞黍:範:範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範式、張劭壹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含義與深情。
10) 鳳毛雞膽:鳳的羽毛,雞的膽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實際怯弱。
11) 鶴骨雞膚:伶仃瘦骨,多皺的皮膚。形容年老。
12) 鶴困雞群:比喻才能出眾的人淪落於平庸之輩當中。
13) 鶴行雞群:比喻壹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壹群人裏顯得很突出。同“鶴立雞群”。
14) 淮南雞犬:比喻投靠別人而得勢的人。
15) 淮王雞狗:比喻攀附別人而得勢的人。
16) 鼠肚雞腸:比喻氣量狹小,只考慮小事,不顧大體。
17) 雞膚鶴發: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同“雞皮鶴發”。
18) 雞飛狗走:走:跑。雞亂飛,狗亂跑。形容因極端驚恐而混亂不堪。
19) 雞鳴候旦:怕失曉而耽誤正事,天沒亮就起身。同“雞鳴戒旦”。
20) 雞聲鵝鬥:比喻吵吵鬧鬧,彼此不和。
21) 雞鶩相爭:雞鶩:比喻平庸的人。舊指小人互爭名利。
22) 雞鶩爭食:雞鶩:比喻平庸的人。舊指小人互爭名利。
23) 雞胸龜背:凸胸駝背。
24) 雞爭鵝鬥:比喻吵吵鬧鬧,彼此不和。
25) 雞頭魚刺:比喻輕微而不被重視的的事物。
4. 帶“雞”字的四字詞語有哪些帶“雞”字的四字詞語有:
1、鶴立雞群 [hè lì jī qún]:比喻儀表或才能在人群裏很突出。
2、聞雞起舞 [wén jī qǐ wǔ]: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比喻有誌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3、殺雞儆猴 [shā jī jǐng hóu]:殺雞給猴子看。 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4、雞犬相聞 [jī quǎn xiāng wén]: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指人煙稠密 。
5、雞毛蒜皮 [jī máo suàn pí]:比喻無關緊要的瑣碎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6、呆若木雞 [dāi ruò mù jī]:呆得像木頭雞壹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楞的樣子。
雞 [jī]
釋義:
1、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雄性啼能報曉,雌性生的蛋是好食品。
2、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壹種屬相。
典故:
1、鶴立雞群典出晉戴逵《竹林七賢論》。說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
2、聞雞起舞典出《晉書·祖逖傳》。說祖逖和劉琨少年而有壯懷,半夜聽見雞叫,便起身操演武藝,以備報效國家。
3、呆若木雞典出《莊子·達生》。說周宣王特別愛看鬥雞,他請齊國馴雞高手訓練出壹只常勝不敗的鬥雞。這只雞站在那裏,心神安定,不驕不躁,看上去就像木雞壹樣,別的雞見到它這副樣子,全都嚇跑了,不敢與它鬥。
5. 帶雞的四字成語,關於含有雞字的成語大全有哪些含有雞字的成語:
聞雞起舞、牝雞司晨、鶴立雞群、雞鳴狗盜、雞犬不寧、呆若木雞、殺雞取卵、
殺雞儆猴、金雞獨立、雞飛狗跳、雞犬相聞、雞零狗碎、雞飛蛋打、小肚雞腸、
雞犬升天、雞毛蒜皮、殺雞嚇猴、偷雞摸狗、鼠肚雞腸、範張雞黍、殺雞駭猴、
土雞瓦狗、山雞舞鏡、土雞瓦犬、雞口牛後、牛鼎烹雞、鶴發雞皮、雞犬不留、
鬥雞走狗、味如雞肋、縛雞之力、殺雞取蛋、雞鳴而起、呆如木雞、雞飛狗走、
鬥雞走馬、雞蟲得失、雞鳴狗吠、鼠腹雞腸、指雞罵狗、家雞野鶩、雞犬桑麻、
爭雞失羊、鬥酒只雞、殺雞為黍、雞鳴犬吠、雞屍牛從、雞犬皆仙、牝雞晨鳴、
木雞養到、雞鳴戒旦、汝南晨雞、井蛙醯雞、雞鶩相爭、殺雞抹脖、偷狗戲雞、
雞骨支床、淮南雞犬、鶴骨雞膚、家雞野雉、戴雞佩豚、雞鳴起舞、鳳毛雞膽、
卓立雞群、牝雞牡鳴、雞犬不驚、雞胸龜背、金雞消息、雞飛狗叫、雄雞斷尾、
陶犬瓦雞、雞頭魚刺、雞鳴候旦、見卵求雞
列舉幾個解釋如下:
1、
成語:聞雞起舞 [wén jī qǐ wǔ]
釋義: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誌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處:宋·松洲《念奴嬌·題鐘山樓》:“擊楫誓清;聞雞起舞;畢竟英雄得。”
造句:嶽飛從小立下報國誌向,~,苦練武藝,終於成為壹個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
2、
成語:牝雞司晨 [pìn jī sī chén]
釋義:母雞報曉。 舊時比喻婦女竊權亂政。
出處:《新唐書·長孫皇後傳》:“與帝言;或及天下事;辭曰:‘牝雞司晨;家之窮也;可乎?’”
造句:他並不是不愛國家,可看到政權掌握在慈禧手中,他就認為這是~,國之不幸。
3、
成語:鶴立雞群 [hè lì jī qún]
釋義:象鶴站在雞群中壹樣。 比喻壹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壹群人裏顯得很突出。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嵇紹)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造句:把她比方成~也許並不確切,實在說,她是端坐在馬上的壹尊傲然不可屈的神像。
4、
成語:雞犬不寧 [jī quǎn bù níng]
釋義:寧:安寧。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把壹個地方攪得齏菜不生;雞犬不寧。”
出處: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把壹個地方攪得齏菜不生;雞犬不寧。”
造句:越是在人心不定、~的當口,我們越是要心裏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