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壹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壹個成語的背後都有壹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其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下面是我整理的疑鄰盜斧的成語故事原文及寓意歡迎閱讀。
原文
人有亡鈇者,意者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
翻譯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壹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註意那人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壹時疏忽失落在山谷裏。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麽也不像賊了。
含義
這則寓言說明,主觀成見,是認識客觀真理的障礙。當人以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歪曲客觀事物的原貌。
寓意
做人處事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不能憑空猜想。
成語新說
我從小就丟三落四,不是直尺沒了,就是橡皮不見了,有的時候連鋼筆都不知道被自己放在那裏,需要用的時候怎麽也找不著,總以為是被別人給偷了呢!
記憶中,那天我買了壹支五塊錢的鋼筆,我左看右看,非常喜歡。我家鄰居小女孩和我壹樣大,她非常喜歡到我家玩。有壹天,我要寫字了,卻發現鋼筆不見了。我想到剛才她來我們家玩過,心想:會不會是她給拿回去了呢?我就去他們家,結果發現她有壹支和我壹模壹樣的鋼筆。我很生氣,問她是不是拿了我的鋼筆。可她說這是她自己的鋼筆。我氣氛地想:壹定是她拿了我的鋼筆。我就處處留心,盯視她有幾天了,怎麽看都像是她拿了。
過了幾天,我拿在寫字臺上的書籍時,發現書裏夾著我的鋼筆,我這才明白是我冤枉她了。這時我看到她,結果再怎麽看她也不像是小偷的樣子了。媽媽知道後對我說:“沒有理由和證據不要亂猜。”我難為情地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