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春風、口角春風、滿面春風、秋月春風、如坐春風、馬耳春風、桃李春風、沂水春風、筆底春風、滿袖春風
1、如沐春風
讀音:rú mù chūn fēng
出處: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四:“朱公掞見明道於汝州,逾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壹月。’”
釋義:(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學識的人相處並受到熏陶,猶言和高人相處,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風的吹拂壹般。成語中的“春風”不再是本義,而是比喻義。現多用作指受到老師的教導。(2)比喻沈浸在美好的環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 與對“景物”的感受無關。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風裏。
造句:他說話時態度鎮靜,親切而又從容,使聽的人心情舒暢,真個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2、如坐春風
讀音:rú zuò chūn fēng
出處:明·王世貞《鳴鳳記》:“先生;立言必宗聖門;觀水必於滄海。某等壹貫未究乎淵源;六經徒得諸糟粕。倘蒙時雨之化;如坐春風之中。”
釋義:像坐在春風中間。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學識的人相處並受到熏陶。
造句:那和平寧靜的日子裏,在那如坐春風的年月裏,祖國愛他,他愛祖國。
3、滿面春風
讀音:mǎn miàn chūn fēng
出處:宋·程節齋《沁園春》詞:“滿面春風,壹團和氣,發露胸中書與詩。”
釋義:春風:指笑容。比喻人喜悅舒暢的表情。形容和藹愉快的面容。
造句:得勝歸來喜笑濃,氣昂昂,誌卷長虹,飲千鐘,滿面春風。
4、口角春風
讀音:kǒu jiǎo chūn fēng
出處:《後漢書·鄭太傳》:“孔公諸清談高論,口虛枯吹生。”
釋義:口角:嘴邊。原指言語評論如春風之能生長萬物。後比喻替人吹噓或替人說好話。
造句:陳健聽說,就口角春風,說得天花亂墜。
5、馬耳春風
讀音:mǎ ěr chūn fēng
出處:金·元好問《谷聖燈》詩:“紛紛世議何足道,盡付馬耳春風前。”
釋義: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同“馬耳東風”。
造句:對他來說,老師說的話相當於馬耳春風。
6、桃李春風
讀音:táo lǐ chūn fēng
釋義: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造句:他當了壹輩子老師,有的就是"桃李春風"和"兩袖清風"這兩種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