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周圍的壹切事物。
描寫環境的成語,就是描寫周圍事物的成語。例如:(描寫自然環境)山明水秀 山重水復 山高水長 大雨滂沱 萬紫千紅 天昏地暗 五彩繽紛 五顏六色 風平浪靜 風吹雨打 風雨交加 風和日麗 氣象萬千 鳥語花香 花團錦簇 花紅柳綠 花枝招展 蒼翠欲滴 汪洋大海 含苑欲放 沃野千裏 洶湧澎湃 彤雲密布 窮鄉僻壤 風調雨順、五風十雨、雨旸時若:形容風雨適時,氣候調和,遂人所願; 和風細雨、柔風甘雨、斜風細雨、雨絲風片:指春天的和風細雨,亦喻待人處事采取和緩的方式,不粗暴; 雨後春筍:指春天雨後,竹筍長得又多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現,蓬勃發展; 雨過天晴:指雨霽雲開,天空晴朗,比喻情況由壞轉好; 風風雨雨:泛指刮風下雨,亦比喻遇到重重阻礙或議論紛紛; 風雨交加:指風雨壹齊襲來,亦比喻幾種災難壹起襲來; 狂風驟雨、狂風暴雨、烈風淫雨、震風陵雨:形容大風大雨、疾風暴雨,亦比喻聲勢猛烈; 滂沱大雨、飄潑大雨、銀河倒瀉:形容雨下得很大; 風雨飄搖、風瀟雨晦、風雨晦暝、風雨如晦:形容風雨交加,天色昏暗,比喻局勢動蕩不安、社會黑暗; 八方風雨:指四面八方的急風驟雨,比喻局勢變幻,激烈動蕩; 呼風喚雨:原指神道呼風喚雨的法力,現多比喻能夠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亦形容惡勢力猖獗; 淒風苦雨:指寒冷的風,成災的雨,形容天氣惡劣,後常比喻處境悲慘淒涼; 風雨剝蝕:指物體因受風雨侵蝕而損壞; 雨沐風餐、櫛風沐雨、雨淋日炙:形容在外奔波,歷盡辛勞; 亢旱不雨:指天氣幹旱,久不下雨; 密雲不雨:言烏雲密布而未下雨,原指德能未能下及,現比喻事件已醞釀成熟,但還沒有爆發; 風雨同舟:指在風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度難關; 風雨無阻:指刮風下雨也阻擋不住,無論天氣如何都照常進行; 風霜雨雪:比喻經歷過種種艱難困苦;風雨兼程,指冒著風雨加倍趕路; 揮汗成雨:言灑出的汗能成為雨,形容人很多; 淚如雨下、涕零如雨、涕淚滂沱:指眼淚象雨水壹樣往下流淌,形容悲痛欲絕。
秋高氣爽 白雪皚皚 皚皚:潔白光亮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
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例:白雪皚皚的山峰,當陽光照耀的時候……大概總以為是燦爛得很,大可觀賞的吧。
(秦牧《鮮荔枝和幹荔枝》) 冰天雪地 形容氣候嚴寒,冰雪漫天蓋地。如:北極地方,整年都是冰天雪地。
例:清·蔣士銓《雞毛房》:“冰天雪地風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 例:妳就在這兒吧,冰天雪地的上哪兒去?(老舍《駱駝祥子》) 同義成語:冰天雪窖、雪窖冰天 滴水成冰 滴下的水很快就結成冰。
形容天氣非常寒冷。如: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例:嚴冬冱寒,滴水成冰。(宋·錢易《南部新書》) 例:更有壹節苦處,任妳滴水成冰的天氣,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汙穢衣服,還要憎嫌洗得不潔凈,加壹場咒罵。
(《醒世恒言》) 亦作:滴水成凍。 風雪交加 風和雪同時襲來。
例:盡管是在風雪交加的時節,我們的視線仍可以入到非常遙遠。(範長江《塞上行·行紀·百靈廟戰行·三》) 六出紛飛 六出:雪花六角,因別稱“六出”。
紛飛:散亂到處飛揚。大雪紛紛。
例: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 漢·韓嬰《韓詩外傳》) 寒風侵肌 形容天氣寒冷。
例:冷鋒過境,寒風侵肌,大街上行人稀少。 千裏冰封 冰封:被冰雪覆蓋。
如:東北的嚴冬,千裏冰封。 朔風凜冽 朔風:北方吹來的寒風。
凜冽:寒冷刺骨。 另見:寒氣凜冽 例:嚴冬慘切,寒氣凜冽。
(唐·李白《大獵賦》) 天寒地凍 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例:目今天寒地凍,軍馬難以久住,權且回山。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 雪虐風饕 虐:暴虐。饕:貪殘。
又刮風,又下雪。指狂暴肆虐的風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例:歲弊寒兇,雪虐風饕。(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 例: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風饕亦自如。
(宋·陸遊《雪中尋梅》詩) 亦作:饕風虐雪 冰雪嚴寒 嚴寒:極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氣寒冷。
例:雖然按照時令季節,各種蔬菜種得有早有晚,有時收了這種菜才種那種菜;但是除了冰雪嚴寒的冬天,壹年裏春夏秋三季,菜園裏總是經常有幾種蔬菜在競肥爭綠的。(吳伯簫《菜園小記》) 寒蟬淒切 寒蟬:冷天裏的知了。
天冷時,知了發出淒慘而低沈的聲音。文學中多用以烘托悲涼的氣氛和情調。
例:於是貧居之士,喟爾相與而俱嘆曰:“寒蟬哀鳴,其聲也悲;四時去暮,臨河徘徊。” (晉·陸雲《陸清河集·寒蟬賦》) 寒冬臘月 臘月:農歷十二月。
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如: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漫山遍野壹片白色。
例: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漢·無名氏《別詩(骨肉緣枝葉)》) 林寒澗肅 寒:寒冷。肅:肅殺。
指秋冬間林木雕零、澗水枯落的景象。 例:每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
(北朝後魏·酈道元《水經註·江水》) 山寒水冷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例:秋至山寒水冷,春來柳綠花紅。(宋·釋普濟《五燈會元》) 歲暮天寒 指年底時候的寒冷景象。
天寒地凍 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例:目今天寒地凍,軍馬難以久住,權且回山。
(明·施耐庵《。
2.形容環境氣候的詞語安分隨時:時:時俗。安守本分,順隨時俗。指處在各種環境中都能安然自得,滿足現狀。
傲世輕物:傲世:傲視當世;物:他人或環境。鄙棄世俗,看不起別人。也指高傲自大。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壹起變黑。比喻好的人或物處在汙穢環境裏,也會隨著汙穢環境而變壞。
不得不爾:爾:如此。不得不這樣。表示為環境所迫或有難言之隱而無可奈何。
不扶自直:比喻在良好環境的熏陶下,自然會完美成長。
不知其子視其父:不了解這個人但從他父親的為人就可以知道。表示教育、環境對於壹個人的影響很大。
3.描寫環境氣候的成語白雪茫茫 銀裝素裹 萬裏雪飄 千裏冰封 白雪皚皚 冰天雪地 寒氣襲人知
寒冬臘月 冰清玉潔 滴水成冰 瑞雪紛飛 冰封雪蓋 漫天飛雪 雪虐風饕
朔風凜冽 寒氣逼人 雪上加霜 陽春白雪 冬日夏雲 冬溫夏道清 無冬無夏
秋收冬藏 冬裘夏葛內 十冬臘月 冬寒抱冰 雪中送炭 霜露之感 冷暖自知
冷若冰霜 冰寒於水 歲暮天寒 天寒地凍 冰天雪窯 冰山難靠 冰雪聰明
冰魂雪魄 春冰虎尾 凜若冰霜 雪窖冰天 漫天風容雪 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
4.描寫邊塞環境的古詩詞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鬥風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雲萬裏無城郭,
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
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
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
空見蒲桃入漢家
張籍 評論
橫吹曲辭·出塞
秋塞雪初下,將軍遠出師。
分營長記火,放馬不收旗。
月冷邊帳濕,沙昏夜探遲。
征人皆白首,誰見滅胡時。
裴說 評論
塞上曲
極目望空闊,馬羸程又賒。
月生方見樹,風定始無沙。
楚水辭魚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爭不老天涯。
王之渙 評論
橫吹曲辭·出塞
黃砂直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司空圖 評論
塞上
萬裏隋城在,三邊虜氣衰。
沙填孤障角,燒斷故關碑。
馬色經寒慘,雕聲帶晚悲。
將軍正閑暇,留客換歌辭。
周樸 評論
塞上曲
壹陣風來壹陣砂,有人行處沒人家。
黃河九曲冰先合,紫塞三春不見花。
常建 評論
塞上曲
翩翩雲中使,來問太原卒。
百戰苦不歸,刀頭怨明月。
塞雲隨陣落,寒日傍城沒。
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