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拄笏看山成語典故

拄笏看山成語典故

  典源出處

 《世說新語·簡傲》:“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雲:‘西山朝來,致有爽氣。’”《晉書·王徽之傳》亦載。

  釋義用法

 晉王徽之 (字子猷) 作桓沖的騎兵參軍,不理官事,桓沖提醒他,他卻不答,用手版(也稱笏) 拄著面頰遠望,說西山早晨有爽氣。後用此典形容人放任不羈,不以俗事為念。

  用典形式

 拄笏 宋·黃庭堅:“安知四海習鑿齒,拄笏看度南山雲。”清·王士禛:“馬曹自矜能拄笏,不知落汝芒鞋底。”

 爽氣 唐·錢起:“夕陽入東籬,爽氣高前山。”宋·辛棄疾:“細看爽氣今猶在,惟有南山壹似翁。”

 西山爽 唐·王維:“若見西山爽,應知黃綺心。”

 看西山 清·高其倬:“城中拄頰看西山,千峰歷歷橫眉端。”

 看西爽 清·錢謙益:“馬曹官好看西爽,酒郡封移帶宿酣。”

 看爽氣 明 ·高啟:“拄笏朝吟看爽氣,登臨誰有晉風流?”

 笏掛頰 宋·蘇軾:“困窮誰要卿料理,舉頭看山笏拄頰。”

 望爽氣 宋 ·張元幹:“送飛鴻五弦寓目,望爽氣西山忘言。”

 西山爽氣 宋·朱熹:“西山爽氣看猶在,北闕精誠直自深。”宋 ·範成大:“東軒只有雲千 頃,不似西山爽氣高。”

 西山朝爽 清·秦松齡:“自別帝城多歲月,西山朝爽尚暉暉。”

 拄笏西山 金·元好問:“拄笏西山老騎曹,朝來爽氣與秋高。”

 拄笏看山 宋·陸遊:“脫巾漉酒從人笑,拄笏看山頗自奇。”宋 ·陳與義:“漫郎功業大悠然,拄笏看山了十年。”清·錢謙益:“環滁官舍琴臺畔,拄笏知誰解看山。”

 參軍拄笏 宋·黃庭堅:“參軍拄笏看雲氣,此中安知枯與榮。”

 爽氣西山 清·徐作肅:“爽氣西山玉麈柄,榮名北闕錦盤陀。”

 爽氣朝來 唐·錢起:“爽氣朝來萬裏清,憑高壹望九愁輕。”

 朝來爽氣 宋·辛棄疾:“甚拄笏悠然,朝來爽氣,正爾相關。”元 ·郭麟孫:“朝來有爽氣,此意獨誰領。”

 朝來清氣 宋·張炎:“遙岑寸碧,有誰看朝來清氣?”

 騎曹知愛山 宋·範成大:“南鄰範叔骨相寒,不如騎曹知愛山。”